在市場經營中也是這樣。當年的蒙牛乳業剛成立時在乳品行業排名1000位開外,沒有資金,沒有設備,沒有奶源,沒有渠道,沒有市場,頭上還有乳業大哥“伊利”的不斷打壓,面對強敵與幾千萬元的乳業進入門檻。只有幾十平米的公司,十幾人的隊伍,幾百萬的啟動資金,蒙牛只有背水一戰,沒有退路的蒙牛在前行中頭腦里思考的只有如何成功,結果僅5年時間就從乳品行業排名1113位上升到業界龍頭。蒙牛再一次驗證了那句話——奇跡往往是在沒有選擇余地時誕生的。
6、發現自身優勢
羅斯福推出的新政也并非一帆風順,在推行復興工業與農業相關措施時,企業主和農場主都擔心美國未來的前景,不愿意承擔風險來支持政府的主張。羅斯福再次通過爐邊談話的形式講述了美國很多客觀存在的優勢和應對危機的措施,讓大家發覺,除了他們所放大的黑暗外,美國還有很多希望和優勢。于是,大家積極配合并參與政府的改革,使國家整體運行逐步恢復了正常。
在組織一帆風順的時候從不缺少信心,因為,那時組織成員本能的會去思考對組織有利的因素,也更多的看到組織的長處。但是,當遇到困境時,我們往往本能的會想到那些對企業不利的因素與看到自身的不足。這就像一個人一樣,自信是因為放大了自身的優點,而自卑則是放大了自身的缺點,前者會因為自信獲得更多的成功,循環為更多的自信,而自卑的人則徘徊在自卑中,離成功越來越遠。因此,企業遇到困境時應該把組織的一些優勢以各種形式公布出來,提醒組織成員,可以有效增強其信心。
7、提升相關者的信心
1929——1933年的金融危機已經席卷了全球,美國再如何改善也無法獨善其身,從世界的環境中脫離出去。于是,羅斯福變被動為主動,改變胡佛閉關鎖國,高筑壁壘的做法,以積極的態度融入國際貿易當中。首先把關稅壁壘打破,同時發行30億美元紙幣,使美元貶值40.%以上。通過美元貶值,加強了美國商品對外的競爭能力,同時也疏通了國內的資產矛盾。當時的美國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態度的轉變使各國信心增強了很多,都把緊閉的貿易大門打開,國際市場間的經濟血液開始再次流轉。這些措施不僅疏通了美國的經濟,也幫助其他國家盡快走出了危機。
企業遇到困境時往往是整個大的環境或相關者都陷入了困境,這時不僅要自身提高信心以求突圍,更要給相關者,也就是與自己合作的客戶和顧客以信心,只有信心在整個鏈條上循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某品牌口香糖進入河南市場時,由于知名度低,市場環境不景氣,經銷商對該產品信心不足,不愿意經銷,導致該產品在當地鋪貨率很低。廠家為了提振經銷商的信心,組織了一支直銷隊伍,挨家挨戶對零售終端進行鋪貨,每次鋪貨后就把經銷商的電話告訴對方,讓零售終端賣完了商品直接到經銷商處進貨。第一輪只有約10%的終端接受,于是再進行第二輪鋪貨,這次增加到18%,最后再進行第三輪鋪貨,超過了30%的鋪貨率。此時一些終端就開始到批發商處進貨,經銷商一看銷售勢頭不錯,當然有了信心,開始向廠家訂貨并組建銷售隊伍,展開產品推廣。廠家把市場移交給經銷商,經銷商的信心轉化成了銷售的業績,反過來也促進了企業的信心。最終產品在當地順利地站穩了腳跟。
信心扭轉了世界的明天
到了羅斯福第二個總統任期時,美國已經率領全世界徹底走出了金融危機,政府提供了超過600萬個工作崗位,失業人數不斷大幅減少。到了1935年,美國農民的全部現金收入從1932年的40億美元上升到近70億美元;1936年工商業倒閉企業數目只有1932年的三分之一;各保險公司資產總額增加了30億美元,銀行業也已經渡過了難關,道·瓊斯股票指數上升了80%。取得的這一系列的成績不可謂不輝煌,也因此,這位被稱為最自信的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成為了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續四次順利連任的總統,直至因病故去。
信心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甚至是世界的命運,我們自然沒有理由懷疑信心可以挽救一個企業,讓一個企業變得無比強大。信心就在我們體內,就在我們周圍,喚醒它,因為,信心是一種力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