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發布最新研究報告,向大眾宣告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在避免對野生動物造成嚴重影響的前提下開發利用美國豐富的風能,實現野生動物與風力發電的雙贏。這份研究報告被稱為“風力與野生動物的雙贏:一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愿景”,該報告諷刺了我們的農業和工業發展所帶來的后果,即有大量的土地可用于建造風力發電站,因為這些土地在人類發展活動下已經荒涼到不適合野生動物生活。據了解,這份研究報告已經刊登在了《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ONE)雜志上。
風能問題
在風力渦輪機的廣泛安裝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中,有一項與野生動物的生存密切相關,即風力渦輪機的刀片可能會殺死鳥兒和蝙蝠。然而,即使如今渦輪機的設計正在竭力減小這種可能性,但是由于棲息地的遺失而對野生動物造成的重大影響仍然在日積月累中。雖然一個風力農場并不會像山頂煤礦開采那樣給自然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但是痕跡依然會有。比如,在美國的中西部,渦輪機破壞了艾草雞(sagegrouse)和草原榛雞(prairiechickens)的筑巢活動。這份研究報告指出,受《聯邦瀕危物種保護法案》(FederalEndangeredSpeciesAct)保護的1300多物種中絕大部分正因棲息地的逐漸減少而瀕臨滅絕,它們已經再也經不起任何其他的破壞性行為。
簡單的解決方案
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建議,大多數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問題可以簡單地通過將風力農場建造在所謂的“已被破壞”土地上(例如已經經過農業開發、石油天然氣開采的土地)來得到解決。根據這份研究提出的建議,美國能源部估計截止到2030年大約需要能夠提供241千兆瓦電力的路基風力發電站來作為美國20%的能源供應,而單單美國被破壞土地就有潛力提供約3500千兆瓦。這項建議的實現還需要一條協調政策來防止對大規模食品和生物燃料種植業造成干擾,但是將風力渦輪機建造在農田中,既有利于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又可以避免對瀕危物種棲息地造成破壞。
美國環保局領先一步
實際上,奧巴馬政府已經開始以褐色土地和政府授權清除污染點的形式在名為“再激活美國土地”的項目下開發被破壞土地輸出新能源的可能性。隨著渦輪機可以較淺的印記建造在地表之上,風能對于清除污染點而言無疑是一個好選擇。部分上作為一項綠色工作和經濟復興項目,“再激活美國土地”已經確認了數百萬英畝被歸類為存在重新發展風能和其他再生能源生產設施可能性的土地。在一定程度上,這些都位于城市地區,并不在美國自然保護協會研究報告調查范圍之內。
為風能制造空間
盡管對遷移物種的影響仍然令人擔憂,但是最新研究報告堅稱,“開發那些已存在人類開發足跡的區域”,避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遺失,對野生動物適應氣候變化有著積極影響。然而這份研究報告也承認了在未被擾亂的土地上建造新能源生產設施有著短期經濟激勵作用,原因很簡單,如果將這些設施建造在未被開發的土地上經濟成本會更加便宜,那么這就是各方壓力所在。在“再激活美國土地”項目中,奧巴馬政府已經達成明確認知,即聯邦政策和聯邦基金能在可持續發展方向上來領航新能源開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