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新世紀的來臨,人們試圖采用各種方式表示慶賀,建造一座建筑物不但以其形體引人注目,而且將作為標志性建筑而長久地存在。在全世界眾多的紀念性建筑中,英國所建造的千年穹頂(Millennium Dome)尤為突出。當2000年子夜的鐘聲敲響時,在倫敦泰晤士河畔五彩繽紛焰火的照耀下,千年穹頂以它銀白色的圓頂迎接新的千禧年。這座直徑 320m、以 12根高山100m的桅桿所支承的圓球形屋頂采用了張力膜結構。正是這座穹頂集中體現了20世紀建筑技術的精華,用它來迎接新世紀,的確是再恰當不過了。
雖然人們喜歡從最廣泛的意義出發,把鐵木構架和帆布建成的大棚,甚至以枝條和獸皮搭成的帳篷都納入膜結構的范圍,但從嚴格的結構受力的定義來說,膜結構始于1970年日本大阪博覽會上一座氣承式膜結構的美國館。當初這不過是臨時性的展覽建筑,但30年來膜結構卻經歷了巨大的變化。
從膜結構的跨度來看,近似橢圓形的美國館,兩個方向的跨度針別為 140m和 83.5m。以后東京后樂園的氣承式膜結構,最大跨度達201m。而美國亞特蘭大的佐治亞穹頂,以橢圓形的屋頂覆蓋了 240mxl92m的索膜結構。從當前的技術和材料條件看,完全有可能用膜結構來修建 1000m的大跨度建筑。從所覆蓋的面積來看,1981年沙特阿拉伯吉大機場候機大廳的傘形懸掛膜結構的占地42萬m2,已令人嘆為觀止。而如今在沙特阿拉伯的米拿,為了庇護來往的朝圣者,正在分三期建設與吉大機場類似的膜結構,總面積在100萬m2以上,堪稱 帳篷之城。
膜結構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工程結構,顯示了當今建筑技術與科學的發展水平,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新的世紀中,膜結構必將在建筑結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膜結構更是融入生活,張拉膜、透光膜、燈膜、拉展天花、軟膜天花等,廣泛應用于停車棚(汽車棚)、收費站、體育場、看臺、加油站、賓館、商場、洗浴中心、服裝專賣店、ETFE膜建筑、空間膜、索膜、遮陽篷(棚)、車棚等膜結構景觀小品的設計及制作安裝。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