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發布了《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專家指出,此次“征求意見稿”具有很強的指向性,主要為了控制新增產能,而且提出了具體措施,量化了指標,并做出了硬性規定。
在項目投資和生產布局方面,“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已經高于70%的省份,每年新增水泥總量應控制在本省上年水泥總產量的10%以內。水泥熟料年產能低于人均1000千克的省份,新建水泥熟料項目必須嚴格按照“等量淘汰”的原則核準。水泥熟料年產能超過人均1000千克的省份,必須停止核準新建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據統計,今年前7月,全國完成水泥投資881.63億元,同比增長66%。據中國水泥網的統計,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前還將有100條左右的生產線投產,準備在2010年開工的生產線約有200條。專家指出,按“征求意見稿”的標準核算,需要進行產能限制的區域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及部分熱點投資區域,這對于行業整體結構調整,抑制過量產能投放具有積極作用。
“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新建生產線必須有可供開采30年以上的礦山資源保證,單線建設規模必須達到或超過日產5000噸級水泥熟料;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平方公里的邊遠省份可適度考慮單線建設規模日產2000噸級水泥熟料。“征求意見稿”將以往的新建規模必須達到4000噸級的標準提高到5000噸級,將進一步限制低水平的重復建設。
“征求意見稿”還對環保、技術改造、生產工藝等具體指標提出了要求。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