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據《海灣時報》12月14日報道,國際能源論壇(IEF)和國際天然氣聯盟(IGU)日前共同撰寫了一份未來20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報告。報告指出,未來20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5%,預計到2030年,天然氣消耗量將從目前的每年3049億立方米上升到4313億立方米,而亞洲將成為天然氣需求的主力軍。
報告指出,與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氣更為清潔,價格較為低廉;而且它還可以和太陽能、風能這些缺乏靈活性的間歇式可再生能源交替使用,為發電、供熱和制冷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為滿足未來全球的能源需求,天然氣的地位正趨于穩定。未來無論在傳統能源市場,還是在中國和印度這些新興消費國,預計天然氣需求將維持上升趨勢。然而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擴大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創新也勢在必行。
與石油相比,天然氣需求更容易受到經濟的影響。此前由于經濟危機,全球天然氣需求明顯下降。2009年,全球天然氣需求下降了2.1%。天然氣需求下降,區域差異較為顯著。數據顯示,經合組織地區下降了3.1%;歐洲影響最嚴重,如俄羅斯,需求下降了6.1%;而中國、印度和中東等國,由于經濟持續增長,天然氣需求也相對較強,分別上升了9.4%、25.9%和4.4%。
另一方面,這段時間,除了中東、亞太和北美地區,全球天然氣產量也呈下降趨勢。主要是這些地區增加了對卡塔爾的液化天然氣進口,以及加大了對美國非常規資源的開發力度。過去3年,美國非常規天然氣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天然氣產業前景,不僅在北美地區,也在世界其它地區產生影響。中東媒體報道稱,卡塔爾液化天然氣年出口量已達到7700萬噸,出口能力和液化天然氣運輸能力均位居世界之首。盡管地區差異性較大,但全球能源經濟正在緩慢復蘇中。
天然氣與日俱增的重要性,主要源于其極具吸引力的經濟和環境特點,以及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目前,盡管跨區域分歧依然存在,但天然氣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首選發電燃料,比較之下,燃氣發電廠操作更靈活,效率更高,價格較便宜,設施興建速度較快,而且更加環保。報告認為,未來幾十年,天然氣將繼續在全球能源需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電力部門。據悉,過去20年里,世界能源結構中天然氣份額顯著提升,從1980年的17%,上升至目前的21%。
此外,報告還顯示,全球現存的天然氣資源足夠未來60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