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今天(17日)召開的全省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我省探索循環農業建設新模式,打造循環農業基地,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重拳”出擊治理污染農業環境,有效保護了全省農業資源環境。
我省抓住國家批復的第一個區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的歷史機遇,加大循環農業建設,實施農業部下達的天水國家級循環農業示范市建設,探索出“種-養-加”、“畜-沼-果(糧、菜)”農業廢物循環利用新模式,實現農業節水30%、節能20%,提高農藥、肥料利用率1至3個百分點,土壤有機質提高0.05%至0.1%,農民生活用能效率提高35%以上。張掖、武威、定西等地發揮玉米制種、釀造原料、馬鈴薯等特色產業優勢,培育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形成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甘南、臨夏、隴南等地打造生態農牧業循環經濟產業基地。
我省以村為單元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把農村廢物資源化再利用,通過建立垃圾收集點、秸稈堆放倉、物業站,使糞便、秸稈、生活垃圾及污水“三廢”變為肥料、燃料、飼料“三料”,實現庭院、水源、田園清潔干凈,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成為解決農業資源浪費嚴重、農村污染加劇的治本之策。目前全省已建成部列和省農村清潔工程示范村140個。
我省成立的72個市縣兩級農業環保機構加大執法監管,今年查處農(漁)業污染事故18起。查處了甘肅省真空鹽廠污水造成的農業環境污染案件,為農戶挽回經濟損失67.8萬元;金塔縣農業環保站查處的甘肅隴冠礦業公司輕燒氧化鎂粉塵污染金塔鎮上杰村耕地案件,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3.75萬元;隴南市農業環保站查處鹽官紙箱廠排放廢水污染蘋果園等涉農案件3起,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20多萬元。 (記者王朝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