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09年版鼓勵進口產品和技術目錄》,而實際上1個月前,商務部下屬的各商務廳、委已經下發該文件,并開始組織企業申報。
該目錄包括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鼓勵進口的重要裝備、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以及資源性產品、原材料。財政部將對上述目錄內的產品和技術采取貼息的辦法鼓勵。
該文件發布之日起,《關于發布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的通知》(發改工業〔2007〕2515號)同時廢止。
“進口貼息辦法仍然按照此前財政部和商務部公布的《進口貼息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商務部產業司進口處一名官員告訴記者。
與2007版目錄相比,2009版目錄有顯著差別,也體現了政府希望借助鼓勵進口手段引導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
《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確定重點支持發展的行業需要的技術和設備是新版鼓勵進口目錄的主要內容之一。
2009版目錄中,在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中,60萬千瓦及以上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成套設備技術開發、設備制造及其關鍵配套輔導機制造技術已經不再納入貼息范疇,這與當前我國放緩火電廠建設速度背景吻合。
而2兆瓦以上風電設備制造項目不再貼息,也與此前不久,國務院發布公告,要求各地警惕風電設備過剩,風電并網問題突出的背景相吻合。
在新能源產業方面,新舊兩份目錄中,都出現單機70萬千瓦及以上、轉輪直徑11米及以上混流式水電設備及其關鍵配套輔機設計和制造,大型(35萬千瓦及以上、600米水頭及以上)抽水蓄能水電機組及其關鍵配套輔機制造、40萬千瓦級以上燃氣、蒸汽聯合循環設備制造,500千伏及以上超高壓交,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制造、清潔能源發電設備及制造(核電、太陽能、潮汐等)等多項技術。
這些引進技術均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如蓄能、清潔能源技術,超高壓技術,這也符合國家能源局的期待——積極發展核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技術。
此外,新版目錄中,涉及鋼鐵和航運業的一些技術不再被納入鼓勵領域。取代這些重型工業技術的是一些更為高精尖的技術,單晶硅和多晶硅制造技術的引進,由原來的6英寸及以上,變為8英寸及以上。
本報獲悉,企業如果希望申報必須符合七個條件,其中,申報企業必須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并列入《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中的產品(不含舊品)或技術。該企業近三年內沒有違法違規的行為,無拖欠政府性資金行為。
2009版目錄,共出臺鼓勵178項先進技術,147項重要裝備,46項重要產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