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關注的杭州能源與環境產業園2MW屋頂光伏發電站競標結果塵埃落定,浙江正泰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標,提供光伏電站項目所需的全套光伏組件、配件產品及安裝服務,所發電量并入杭州市電網。電站預計于9月30日前完工,據悉為浙江省首個兆瓦級光伏電站項目,也是國內首個高效薄膜、晶硅復合型光伏電站,標志著國家財政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在浙江的正式啟動。
杭州能源與環境產業園位于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塊內,地處市區東北角,總面積23.8平方公里。是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在華東地區打造的節能環保示范園區,項目總投資35億元,為“杭州市2007年十大重點工程”之一。整個科技園區的建設以“節能環保”為宗旨,從超前節能建筑設計理念的確立,到多項新型技術的運用,再到施工過程各類基礎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都體現出了科技園區濃郁的“綠色”特點。其中的綠色科技館集多種節能、環保、智能技術于一體,屋頂采用了當今最為先進的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BIPV),58平方米的透光頂區域將使用正泰高效薄膜太陽能,透光率為30%,不僅滿足了室內的自然采光需求,更可以光伏發電。據相關人員介紹,該高效薄膜太陽能屋頂將抗風、抗雨、抗壓,可以抵御惡劣天氣的冰雹和夏季的臺風。綠色科技館建成后將成為國內特別是冬冷夏熱地區節能建筑的綠色樣板。
位于園區另一角的節能館,更將在整個265平米,呈弧線造型的外立墻面上使用上正泰高效薄膜太陽能。
據悉,該光伏電站的總覆蓋面積為8870平方米,年發電量將達2百萬度,節約標準煤800噸,減排二氧化碳1320噸。這將是浙江省向低碳型經濟大省轉變的標志性工程。
發電成本過高是國內推廣光伏發電的最大障礙,目前光伏發電每度2元左右,和普通火電價格相比高出多倍。在歐美發達國家,得益于相關法規和配套政策的實施,光伏發電的市場化應用程度遠遠高于我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的光伏產能占到了2000MW,全球第一,但是中國完成安裝的光伏組件總容量僅30 MW,甚至還不及歐洲國家單個太陽能電站的容量。
為改變這一狀況,國家有關部委相繼出臺了《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決定綜合采取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和市場拉動方式,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并計劃在2-3年內,采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這給廣大太陽能企業帶來了“利好”消息。
據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友博士介紹,迄今為止,晶硅電池仍占據著市場主流,但長期來看,薄膜太陽能電池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有望最先到達國內電網等價點,而且在未來的產業應用上具備更大的優勢,在杭州能源與環境產業園的光伏電站項目中,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更欣喜地看到,“隨著國家各項財政補貼政策的落實,光伏發電的春天正在到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