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嚴格控制好副省煤器的入口水溫不低于60℃,除氧器入口水溫不高于85℃。
8) 控制除氧器壓力保持在0.02MPa以上,確保除氧效果。
9) 控制外部管網輸入的壓縮空氣、儀表用壓縮空氣及N2壓力在0.4MPa以上,低壓蒸汽壓力在0.6MPa以上。
10) 根據工況及時調整循環風量的大小,保證鍋爐順利運行。
11) 鍋爐入口氣體壓力,控制范圍-800~-200Pa。
12) 二次過熱器入口溫度540℃以下,且不低于飽和溫度±10℃。
13) 主蒸汽壓力調節閥后出口蒸汽溫度540±10℃,壓力9.5±0.2MPa。
14) 鍋爐給水溫度104℃。
15) 干熄焦系統操作主要工藝參數見表3。
表3 干熄焦系統操作主要工藝參數
————————————————————————————
項目名稱 主要工藝參數
————————————————————————————
焦爐配置 2×55孔、6m焦爐
每孔炭化室出焦量 22.11t(設計)21.4(實際)
焦爐循環檢修時間 4.5h/d(3次)
每孔焦爐操作時間 8.42min
緊張操作系數 1.07
每小時焦炭產量 127.9(設計)、127.2(實際)
干熄站配置 1×140t/h
焦炭溫度 干熄前 950~1050℃
干熄后 <200℃
循環氣體流量 19.9萬m3/h
循環氣體溫度 進干熄爐 ~130℃
出干熄爐 900±50℃
干熄焦產汽率 0.575t/t焦
干熄爐日操作制度 24h連續
干熄爐年工作天數 345d
干熄站年工作制度 工作 345d連續
檢修 20d
————————————————————————————
4、 干熄焦工藝技術效益分析
1) 改善焦炭質量。與濕法熄焦相比,采用干法熄焦可以提高焦炭M40 3%~4%,M10降低0.3%~0.8%,反應后強度CSR提高3%~5%,焦炭反應性CRI降低1%~5%。焦炭冷強度提高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紅焦在干熄爐預存室向干熄焦槽下移過程中緩慢冷卻,避免了濕熄焦過程中內應力驟增的問題,減少了焦炭大量微裂紋的產生;另一方面,由于焦炭在干熄槽內自上而下運動,并進行碰撞和摩擦,使焦炭得到了充分的機械“整粒”作用。有研究認為,CDQ焦炭的總表面積,特別是微孔的表面積顯著小于濕法熄焦的焦炭,從而使CDQ焦炭的CO2反應性指標CRI比濕熄焦焦炭低,而反應后強度CSR也相應提高。因此,焦炭微孔數量的減少和微孔表面積的降低是CDQ焦炭強度和熱反應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2) 回收紅焦顯熱。出爐的紅焦顯熱約占焦爐能耗40%,這部分能量相當于煉焦煤能量5%。如回收和利用,可顯著降低產品成本,并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采用干熄焦可回收80%的紅焦顯熱,平均每干熄1t焦炭可回收3.9MPa、450℃的蒸汽0.45~0.6t。
3) 減少環境污染。干熄焦產生的蒸汽可用于發電,可以避免生產相同數量蒸汽的鍋爐燃煤對大氣的污染,尤其可減少SO2、H2S的排放。另外,在保持焦炭質量的前提下,采用干熄焦工藝可以增加弱粘結性煤用量、減少焦、肥煤配入量10%~20%,緩解緊張的煉焦煤。
4) 節能降耗效果顯著。某企業140t/h CDQ裝置實際運行產生的效益如下:每年可產生0.95MPa蒸汽40萬t,年發電量2700萬kWh,二者年創效益3700萬元。降低焦化工序能耗40kgce/t焦,向大氣排放污染物減少36.96萬t,改善了焦化周邊環境。焦炭質量經實測對比M40提高4%,M10降低0.9%;焦炭熱性能CSR提高5.7%,CRI降低3.4%。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