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筆者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還在猶豫這個標題用得是否恰當。在我接觸的中小企業老板當中,大多都是善良的人,并沒有什么重大惡行。但筆者之所以用上了“七宗罪”這樣的措辭,是因為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更形象一些,更重要的是,我覺得中小企業老板如果因為個人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而將企業帶入失敗的深淵,就等于是在犯罪。下面,筆者就服務于中小企業的經驗,來談談這“七宗罪”。
奉行機會主義缺乏戰略思考能力
大多中小企業靠一個偶然的市場機會或一個短期暢銷的產品發家,發家之后作為企業老板的企業經營者往往難以改變自己的機會主義心理,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在企業產品策略、市場策略選擇方面,還總是試圖站在機會主義的角度去做思考,甚至企業在長遠戰略上一直缺失。短命,就成了這些企業的宿命。
一味追趕時髦缺乏核心競爭力構建能力
由于媒體對高科技企業的追捧和過度關注,眾多的中小企業老板越來越對高科技充滿著追逐的熱情。似乎一時之間,中國的中小企業都要去追趕“高科技”的時髦。很多的中小企業老板說,不做高科技就永遠是“土包子”,被人瞧不起。
企業的終極目標是盈利,不是追趕時髦。中小企業的老板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技術創新,高科技產品確實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卻不是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的優勢。當你引進的高科技,不能與企業自身的技術實力、人力資源、生產能力等基本的資源狀況相吻合,那么就不能依此構建起你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也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中小企業許多新項目的失敗,都是因為對自身狀況和項目認識不足而導致的,失敗是很慘痛的,不但浪費了資源,還有可能使你喪失了發展的機會,從而使企業一敗涂地。
自私短視不能予員工目標達成所必須的資源支持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老總,桌子上每天都堆滿大堆的財務憑證等待審核。在他看來公司的每一分錢的開支,不經過他的簽字是不可想象的事,因為公司的每一分錢都是他多少年辛苦打拼得來的,不能有一絲的馬虎與隨便。對費用的控制方面,可謂極盡所能地壓縮、壓縮、再壓縮。
每年的銷售工作會議,將來年的銷售目標定的高高的,銷售費用預算定的低低的。一些老總對下屬聲嘶力竭地吶喊,給你工資了就要給我干活。道理沒有錯,但認識是膚淺的。基本的工資待遇是員工的生活保障,但要在市場上成為贏家,必需的市場投入是不能節省的。在市場投入上節省一分不該節省的錢,可能帶來的是市場份額的大幅縮減。
“管理是資源系統整合的藝術與技巧”,因此目標的達成需要必要的資源支持,否則目標職能成為空談。
事必躬親累死自己搞亂企業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老總自夸說,自己是整個企業的主心骨,離開他企業就不能正常運轉。每當聽到這樣的言辭,我都在善意地提醒著那些老板們,這是企業管理危險的信號。
在企業創業初期,可能那些事必躬親的老板們嘗到了直線型、扁平化管理的甜頭。但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如果事無巨細老板都要事必躬親,勢必要累死在工作崗位上了。而且,您不可能再各方面都是行家里手,萬一決策失誤,帶來的可能是慘痛的失敗。老板變成了“老牛”,只顧“埋頭拉車”,那么誰來替你“抬頭看路”?
學會授權,從繁雜的事務中脫身出來,著眼于整體的戰略發展,才是老板們應該做的。
朝令夕改亂了軍心搞垮市場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計劃比如變化,變化不如老板的一句話。企業制度、管理模式、市場策略只要老板一句話,就要調整,甚至來個180度的大轉彎,有些企業老板還美其名曰:“與時俱進”。
筆者每當聽到這樣的說法,都想說一句:狗屁的與時俱進。這種朝令夕改的文化,對企業管理帶來的是極大的危害。不僅僅讓員工對公司產生了懷疑,更重要的是使企業政策沒有延續性,打亂了基本的管理秩序。
經驗主義瞎指揮招致失敗
一些老板創業時期是做市場的一把好手,因此成功之后對自己的經驗充滿自信。總是拿過去的經驗和思路處理今天的問題,在經營策略和市場執行上對下屬瞎指揮,最后招致失敗。
競爭對手是變化的,客戶是變化的,市場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唯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變化。犯經驗主義的錯誤,在現在這個市場環境下,是大忌。
只罰不獎失了人心人才流失
許多企業的制度手冊上都對獎罰制度有明細的規定,但細心的人會發現,一般處罰的規定比獎勵的規定多,即使規定的多,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也往往偏向于罰多獎少,甚至只罰不獎。
企業管理激勵機制必須科學合理。在這樣的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環境里面,員工對企業來講也是一種資源,市場成為調節人力資源配置的基礎手段。因此,企業激勵政策必須體現員工付出與回報的對等。要獎罰結合,以正面激勵為主,體現管理的公平性與人性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