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新能源規劃目標的預期基本體現,目前最重要的是新能源規劃中對技術標準、新能源并網標準、補貼細則以及投資力度與計劃能否超出市場預期。不管新能源規劃是6月底還是7月初出臺,新能源作為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正在邁入快速發展初期。
不管是風能還是太陽能,一旦大規模應用,必將面臨并網和上網電價確定的問題,前者是硬性約束,后者是內生性發展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近期金風科技、風帆股份、遠興能源大小非減持對高估值壓力下的新能源板塊造成不良影響。不管是何種原因導致其減持,我們認為長期來看,新能源板塊估值仍具備業績支撐。
《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支持政策》雖然還沒出臺,但地方政府加快節奏,不斷推出補貼政策、形成產業聯盟以及生產基地。隨著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容量的不斷清晰、技術路線的不斷成熟,新能源對相關汽車公司的業績貢獻將有可能超預期。
生物質能(包括煤化工等清潔技術)雖然有政策的支持,但由于行業規模和技術不能在短期內得以提升,因此業績短期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小。但在整個新能源板塊調整下,生物質能板塊具備很好的防御性。
現在市場處于政策出臺前真空期,新能源板塊中風電、光伏、核電、智能電網等繼續調整。不管“新能源振興規劃”和“智能電網投資規劃”在何時頒布,對整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無疑是利好,我們靜待相關規劃的出臺。 陸勤、黃偉、顏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