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與中科院上海分院日前聯合在上海發布消息:由南陽迅天宇硅品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聯合研發的物理法太陽能級多晶硅全流程工藝,通過了中科院上海分院組織的專家鑒定。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評價這項技術填補了國際上專門面向光伏產業的多晶硅工業技術空白,標志著我國已經超越發達國家,在節能環保、低成本太陽能級多晶硅制造新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據介紹,物理法多晶硅技術是在歸國學者高文秀博士20余年硅材料研究的基礎上,由南陽迅天宇公司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共同組成研發項目組,歷經3萬多次試驗研發成功的多晶硅制備新技術。6月14日,由南陽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為,這一項目率先采用液態硅準連續輸運提純工藝,開發成功電泳法深度除硼技術,從硅石還原到鑄錠的總能耗大大低于化學法,工業用水全部實現了自循環。
業界人士預測,該技術大規模推廣應用后,將從根本上解決困擾國內外光伏業界長達數十年的光伏專用晶硅材料短缺問題,提高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應用普及速度,并將改變能源開發和利用的格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