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8日電(記者江國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28日公布了《關于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的通知》,宣布我國擬選擇部分設區的城市或直轄市市轄區開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探索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問題的有效解決途徑。
據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循環經濟處介紹,餐廚廢棄物包括餐飲單位、集體食堂、居民家庭等產生的廚余、廢棄或過期的食物及食用油脂等。我國餐廚廢棄物產生量大、油分和水分多、含鹽量高、成分復雜,具有明顯的資源特性和污染物特性。處理不好會引發“地溝油”、“垃圾豬”等食品安全問題,造成資源浪費,影響生態環境。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介紹,餐廚廢棄物問題處理利用好了則可以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從源頭上解決用“地溝油”加工食用油的非法行為,避免將餐廚廢棄物直接作為飼料進入食物鏈,有效解決餐廚廢棄物作為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燒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目前,我國一些城市運用清華大學的技術從餐廚廢棄物中的油脂里提煉出生物柴油。例如,青海省西寧市為使廢棄食用油脂達到有效利用,當地的餐廚垃圾處置中心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加強產學研合作,利用重力分離技術,通過酸、堿催化,生產出生物柴油,開辟了新能源創新的途徑。
截至去年年底,蘇州市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年處理餐廚垃圾能力可達3.65萬噸,年生產生物柴油可達1300多噸,年生產蛋白飼料添加劑可達4380噸,利用產生的沼氣發電,每年可以減排甲烷溫室氣體43.8萬方、年發電87.6萬度、發酵后的沼液年產液態有機肥約1.83萬噸。
據了解,試點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建立適合我國城市特點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法規、政策、標準和監管體系;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技術工藝路線;形成合理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產業鏈,提高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
試點工作主要內容是建立餐廚廢棄物產生登記、定點回收、集中處理、資源化產品評估以及監督管理體系;建設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示范項目,不斷優化技術路線,提高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水平;建立促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激勵機制;引導消費者科學消費,減少產生量;開展餐飲業分類存放、清潔生產、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等方面的宣傳教育,促進源頭減量化。
《通知》明確,上述四部委及有關部門將加強對試點城市(區)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工作的跟蹤、指導,對示范項目建設給予相應的支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