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23日在此間舉行的全國農村水電工作座談會上介紹,目前我國已建成小水電站45000座,總裝機容量5512萬千瓦,年發電量1600多億千瓦時,約占中國水電裝機和年發電量的30%。
小水電是指裝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水電站。水利部水電局局長田中興介紹,我國小水電資源區位分布與我國相對貧困人口區位分布基本一致。小水電沒有大量水體集中和移民,規模適宜,技術成熟,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可就地開發、就近供電。在促進我國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統計顯示,目前小水電遍布全國1/2的地域、1/3的縣市,累計解決了3億多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小水電地區的戶通電率從1980年的不足40%提高到2009年的99.6%,供電質量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小水電不僅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還在電力應急保障中發揮了獨特作用。經過多年發展,小水電已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山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
胡四一表示,水能開發在保障能源供應和實現減排目標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我國化石能源緊缺,社會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節能減排任務非常艱巨。但是,我國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技術可開發量達5.42億千瓦,開發程度僅為36%,潛力巨大。我國政府已宣布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將其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作為最直接的低碳能源生產方式,小水電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農村水電是山區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依托。胡四一強調,要通過發展農村水電促進民生改善,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農村水電發展成果。全面實施2009年至2015年全國小水電代燃料工程規劃,解決170萬戶、677萬農村居民生活燃料問題。積極謀劃“十二五”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不斷提高邊遠貧困山區農村用電水平。努力推進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工程,全面推動農村水電新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