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場訊) S藥業,為了開發所在省份的市場,成立了一個以省去為單位的事業部,希望可以將所在地市場做成企業的根據地,為此公司高層給予了很多的關注,邀請了一位頗有建樹的職業經理人擔任事業部總經理,又是招聘人員建隊伍、又是四處出擊找合適的品種采購,事業部熱熱鬧鬧的做了起來。
一晃半年多過去了,當王總看到事業部的財務報表的時候,卻皺起了眉頭。人員50多個,產品代理200多個,庫存60多萬元的實際數字,以及最后盈虧一欄的月均虧損10萬元的大字深深刺痛了公司老總的眼球。就其原因,就是前期公司對事業部的期望太高,制定了一年達到月銷售額100萬元的目標,最終達到300萬元的月銷售額。為此,新來的事業部老總的一下子啟動了招商、商業物流、第三終端和OTC藥店四個渠道運營,寄希望每個渠道就可以廣種廣收?,F實情況確實,由于事業部原本的市場基礎薄弱,新招聘的人員短期內又不能很好的起到作用,攤子鋪的過大反而拖累了事業部發展,最終將事業部搞得入不敷出,這位剛聘請的事業部老總也落得狼狽走人的下場。
其實這樣的案例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中國的中小企業之間發生,往往都是盲目冒進的結果,不尊重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造成的。需要我們全面研究企業發展的脈絡,懂得企業發展的三個時期的關鍵因素。
1、初期:銷量為王,快速發展
企業發展初期,從內部管理到外部市場基礎都很薄弱,這個時候企業的首要任務是快速提升銷量,保證企業可以生存下來。
這個階段,企業要千方百計將工作中心放在產品的選擇,市場策略的制定和開發,市場服務,銷售人員的激勵和培養等方面,將企業80%以上的精力放到市場開發和銷售提升方面,從而可以保證企業的產品能快速走向市場,用銷量換回企業的生產空間和機會。至于內部管理、流程、制度等方面的內容,可以暫時未銷售工作讓路。
2、中期:調整完善,勻速發展
企業經過2-3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成熟市場,基本受到渠道和客戶的認可,在一定區域或領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這個階段,企業領導者要考慮解決影響銷量的內部管理和流程的問題,逐漸解決唯銷量的問題,完成企業制度和管理。同時,也是集中解決前期市場發展過快留下的種種問題,在發展中不斷完善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個穩步推進和解決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理順企業的內外部資源和市場基礎,為下一步的騰飛奠定較為堅實的基礎。
3、后期:合理創新,尋求突破
當企業經過1-2年的調整和完善,就需要企業尋求突破和提升的時候了。從哪個方向入手,達到什么的程度關乎企業未來。
這個階段,伴隨企業各項制度的完善以及對市場的理解深入,是時候對企業的發展進行重新定位和審視,確定企業的優勢在哪個方面,從而在企業的優勢方面做好文章。同時,這個階段的企業也是一個資源整合和運用的過程,從生產、技術、人員、營銷手段、社會網絡等等方面,都可以借鑒外部資源為我所用。而對于企業確定的突破口,要集中優勢資源予以關注,從各個方面來進行創新,最終促使企業能有一個較大的提升,躋身行業領跑者行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