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小作坊”曝折解隱患環保監管支持正規回收產業鏈
2012年,長虹格潤榮評為四川省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再生資源化系統技術和先進的設備,令長虹格潤具備了廢舊處置綜合能力。其引入設備的各項指標均處于業內領先地位,這些設備的生產效率、單品能耗、污染排放等等指標遠遠高于國家標準,包括冰箱拆解、屏錐分離、CRT干洗、塑料改性等等。
但目前,長虹先進環保處理技術卻顯“富余”。
2009年,國務院正式頒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同時“以舊換新”政策頒布實施,在國家補貼政策的推動下,四川也初步建立以長虹格潤等四家具有環評資質企業為主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并致力于建設成為“西南第一、全國一流”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隨著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的結束,也明顯帶來市場需求的放緩,川內廢舊家電企業對包括電視、空調、冰箱等廢舊家電原材料出現生產短缺現象”一位川內廢舊家電回收企業老總表示,不僅僅是在四川,國內各地廢舊家電回收企業均爆出“吃不飽”的新聞。
另一令人擔憂的是山寨“小作坊”規模性沖擊回收產業鏈。本應躺在長虹格潤等正規企業的流水線上進行無害化拆解,分選出銅、鐵、鋁等不同資源再回收利用的廢舊家電,目前,正流向另一條灰色產業鏈,很多在城市里被淘汰的家電又流向了農村市場或者被運往了小作坊,比如中國最大的電子垃圾拆解基地廣東貴嶼。
省環保廳固廢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廢棄家用電器的線路板,空調制冷劑(氟利昂)顯示屏熒光粉、含鉛玻璃等,都含有對環境和人體有害的物質,而非正規拆解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令人擔憂,這些收廢匠們會將整部家電后重新打磨拋光后就會重新出售。
成都再生資源行業協會會長孫小平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除了出臺完善的法規和制度保障、培育老百姓的回收意識之外,還應引導具有資質的正規拆解企業進行廢舊家電回收產業鏈主體的科研技術升級和產品附加值提高等。”
長虹掘金城市礦產前途光明
據測算,環保產業投資的拉動倍數效應顯著,一般要放大8—10倍,即同樣的投資,環保產業可以創造更多的國民生產總值,增加更多的財政收入。
“比如說,2010年,四川省環保產業固定資產投資近30億元,不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O.4個百分點,但環境保護及相關產業總收入約占全省國民生產總值的2%。”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算“生態帳”,社會和環境效益明顯,符合人民群眾利益,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略;算“經濟賬”,是四川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又一重要增長極,經濟效益明顯。”省內經濟學家表示。
在省“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以“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推進資源化利用,實現廢舊金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廢塑料、廢橡膠、廢紙等資源再生利用、規模利用和高值利用。加快建成一批技術先進、環保達標、管理規范、利用規模化、輻射作用強的“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實現企業集群、產業集聚效應,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規模化利用。到2015年,爭取建成國家級“城市礦產”示范基地2—3個,省級“城市礦產”示范基地3—4個。
長虹正在以科技成果轉化加快自身發展、做大總量、不僅積極搶占國內環保產業市場的“制高點”,更為自身努力成為四川環保產業的領軍人物。
在成都,總投資5億元的格潤公司基地正在加緊建設當中,擁有200萬臺廢舊家電的處理能力,形成以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腦五大類廢舊家電為主,逐步向汽車、手機等其它產品延伸的產業鏈。
在綿陽,一個廢棄家電回收再利用的產業鏈已經形成。在未來,長虹還在向廢舊家電回收深加工和經濟加工發展,提升回收產品附加值。
“去年底我們就開始做塑料深加工、今年推動產業橫向衍生,致力于再生物產業的發展,重點突破熒光燈和熒光粉。”郅慧表示未來長虹格潤還將與國內專業機構強強聯手,展開戰略合作,“致力于精細化拆解,實現基礎價值和邊際效益最大化,重點突破印制板和塑料改性。”
“這是一個朝陽產業,”長虹格潤公司總經理吳章杰對于未來信心滿滿,“如果原料充足的話,預計今年格潤公司就將實現產值3.73億元,減少固廢822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000多噸。”
四川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是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金屬廢料和碎屑、非金屬廢料和碎屑、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舊電路板的回收、加工、處理和銷售;經營進出口業務;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建設、經營;環保信息咨詢服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