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顧之憂”正逐步消除
一直以來,市場對我國核電發展存在幾方面的擔憂,包括鈾礦儲量、核廢料處理、水資源制約以及核安全問題。
潘自強認同,我國發展核能產業,最受關注的就是原材料鈾礦的儲量。在他看來,我國鈾礦儲量還是比較豐富的,近幾年我國幾次發現大容量的鈾礦,至少目前看來,到2020年支撐4000萬千瓦核能裝機的運行是沒有問題的,到目前為止,我國鈾礦的勘探度還很低。
分析人士認為,鈾礦是一種商品,為滿足國內需求,國內企業可以進口也可以到國外收購開采,隨著鈾礦勘探開采技術的提高,未來鈾礦的利用率還會增長。
據了解,核廢料包括中低放射性和高放射性廢料兩類。潘自強介紹說,對中低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置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計劃建成五個中低放射性廢料處置廠,目前已經建成兩個,還有一個正在建設中,剩下的兩個尚處在規劃中;對于高放射性廢料的處置難度較高,根據政府有關文件,計劃到2020年左右建成高放射性廢料處置地下實驗室,到2050年建成我國第一個高放射性廢料處置庫,未來國家還將加大對核廢料處理的政策支持和相關投入。
由于核能需要耗費大量水資源,曾有專家擔憂水資源會制約核電發展。潘自強表示,目前國內核電站的廠址普遍離水源較近,水資源不會成為核電發展的瓶頸。
此外,我國核能安全制度比較完善,從上世紀50年代核電發展起步開始至今,沒有發生過一例因輻射、泄漏致死的記錄。潘自強介紹說,為適應眼下核能高速發展,我國有關部門已制定計劃以擴展核安全領域的負責隊伍,同時加強整個核產業后備人才的培養力度。
金風科技:2012年推出大容量海上風機
金風科技董事長執行顧問、戰略及全球發展總監周彤在11月2日召開的中國清潔能源國際峰會上表示,金風科技下一步將重點研發海上風機,公司將在2012年推出大容量的海上風機。
她介紹說,金風科技要做全球化領先風電設備制造商,目前在歐洲已經收購了一個設計公司,也開始做產能的布局,以后會在美洲、澳洲設置機組產能制造基地,建立本地化產業鏈,同時進行全球性產能布局。
她表示,公司對我國風電長遠發展非常有信心。據普查,中國風資源總量達到3000吉瓦,用現有技術可以開發的風電資源達到1500吉瓦,即使2020年國內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20吉瓦,也只不過占風能資源的4%和可開發風電資源的10%,因此,中國風電開發前景非常廣闊。
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此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風科技生產的2.5兆瓦風機目前正在完成吊裝,而3兆瓦的風電機組將很快投產。
據介紹,近年來,金風科技一直進行兆瓦級風機研制,公司擁有的直驅永磁風機技術是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目前訂單已經超過2000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