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斯說,這種采集空氣方法的好處是沒有必要把裝置安裝在二氧化碳產生的源頭,而是可以安裝在任何地方。然而,這一方案需要在世界各地安裝數百萬個高塔,每一個直徑都需數百米,高度也超過100米。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因為建設如此巨大的裝置需要一筆巨大花費。把所有費用考慮在內,每吸收一噸二氧化碳,需要花費將近100美元,比目前電廠用煙囪搜集二氧化碳每噸的成本高出60美元。

利用薄膜捕捉二氧化碳分子
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全球研究技術公司開發出一種薄膜濾氣機,他們認為這個方案比凱斯的方案更有效。按照該公司總裁艾倫懷特的說法,一個10平方米的濾氣機每年可吸收1000噸二氧化碳。照此規模,100萬個這樣的裝置每年就能吸收10億噸的二氧化碳,能夠有效地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且,該公司深信,當他們大規模推廣應用這種新裝置時,也會導致價格下降。
這個公司采用的技術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克勞斯·萊克納教授開發的。二氧化碳濾氣機也是一個塔狀裝置,其主體是安裝在一些金屬板上的離子交換薄膜。被吸入的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空氣通過濾氣機中的二氧化碳收集器時,離子交換膜捕捉到空氣中的部分二氧化碳分子,并將其吸附在薄膜上,同時排出凈化后的二氧化碳含量低的空氣。然后,通過改變濾氣機內空氣濕度,濾氣機將二氧化碳從薄膜上分離下來,然后進入二氧化碳再生器,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培育海藻或制造化肥。然而,萊克納的這項發明也引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這種機器造價太高;有人認為,這些濾氣機在吸收溫室氣體的同時也將消耗大量能源。
捕獲二氧化碳的納米晶體
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奧馬爾·亞赫吉等人研制出一種神奇的納米晶體,它們能夠“捕獲”體積是自身大約80倍的二氧化碳。這種納米晶體只吸收二氧化碳分子,并把它們壓縮在晶體內,而將其他氣體分子“拒之門外”。這種特殊晶體的問世,將會使得二氧化碳吸收機器的研究再上一個新的臺階。研究人員表示,不同結構的納米晶體可以選擇性吸收不同的分子,而且吸收效率很高。這樣的納米技術不僅可以用于吸收二氧化碳,而且有更廣泛的技術,比如用于制造軍用防毒面具和氫能源汽車。 楊先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