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雙方大力籌辦中日綠博會過程中,本屆展會逐漸顯現出以下幾大優勢:
第一,展館高端、展區豐富、展覽務實。
本屆綠博會選取了中國最大、最新、地理位置優越、周邊配套完善的國家會議中心作為舉辦場地,啟用全部地上展館,面積達到兩萬兩千平米。整個展館將分為中國館、日本館兩大部分。其中,中國館和日本館將分別按照環境技術和產業、綠色產品、環保倡議、綠色服務四大板塊依次呈現,同時結合各省市組團、環保產業園等專區,集中展示中日兩國知名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產品,以及中國在實現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進程中的重大舉措和實際成果、中國的環境政策和方針、中國政府的環保承諾和執行力、以及中國積極推進綠色領域的國際合作。
當前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中日面臨的共同課題,對兩國經貿關系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兩國企業家要加強在節能環保、新能源、循環經濟等綠色經濟領域的合作,創新合作方式,開拓新的市場,更好地實現互利共贏。本屆展會將有效整合資源,抓住機遇,解決問題,形成新型的學、研、產、生、資、介、貿一體化解決方案,本著務實合作的目的開展展覽展示及相關配套活動,在中日兩國間、政府與企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搭建起多重溝通橋梁。
第二,展品齊全、企業知名、技術一流。
截至1月12日,本屆中日綠博會已吸引了中日兩國眾多一流企業,其中包括住友化學、佳能、松下集團、唐山曹妃甸國際生態城、哈爾濱市、大慶市、英利太陽能、泰豪科技等中日綠色環保工業領域具有先進技術和理念的知名企業和引領世界城市發展趨勢的產業園區,共同打造一場饕餮盛宴。目前還有眾多國內企業向組委會表示出參展的強烈意愿。
第三,展會結合、活動豐富、緊扣主題。
為豐富并擴充博覽會的內容和內涵,搭建中日交流平臺,加強兩國之間、產業與政府之間的高端對話和交流,傳遞兩國努力發展綠色經濟的意愿和聲音,發揮中國在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領域的重要作用,我們將在博覽會期間集中舉辦高層論壇、主題演講、技術交流、企業推介等形式豐富多彩、內容廣泛多樣的配套活動,活動期間將邀請中日有關政府機構代表、行業組織代表,知名專家和學者,以及中日著名企業代表等嘉賓出席。
同期,中日綠博會還將組織日本企業代表團參觀曹妃甸生態工業園。就曹妃甸的開發項目,充分利用日本企業所持有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深入探討在渤海灣的環境保護、低碳社會以及循環經濟建設過程中的切實合作。
第四,專業組織、公眾普及、寓教于展。
為最大程度地增強企業的參展效果,主辦單位將通過多重渠道、運用多種方式廣邀國內外專業觀眾前來觀展和參加配套論壇等活動。我們將特別邀請各相關部委負責人,中國各省市綠色產業與綠色園區負責人,以及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并專門組織中外企業負責人及相關專業人士前往參觀。此外,我們還將組織北京市民參觀展會,在公眾和消費者間傳遞環保信息,從而引發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深入思考和保護意識,逐步培養綠色生活理念和習慣。
當今世界,發展綠色經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環境與發展問題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核心問題,綠色經濟將成為引領世界經濟復蘇與持續發展的新引擎。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低碳技術、循環經濟等綠色產業領域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方向。中國正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國政府將恪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承諾,高度重視并愿意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并通過中日綠博會的舉辦,引進國際一流的產品和技術,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與世界各國攜手應對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挑戰。我們衷心希望以舉辦中日綠博會這一實際活動呼應2011年6月5日第三十九個“世界環境日”,并通過中日綠博會向公眾大力普及綠色理念和綠色知識,充分倡導綠色消費,積極塑造綠色生活方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