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領跑滿足日益增長的節能需求
產品是實現節能的最好詮釋。在產品方面,海爾始終以用戶的消費需求為導向。2009年國家家電下鄉、節能空調補貼等一系列財政補貼政策推廣實施,為進一步推動國家節能減排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海爾通過準確把握城鄉消費者對節能空調的需求,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高效節能省電空調的普及惠民風潮。
家住平度市萬家鎮的張大媽家就是節能惠民的受益者之一。因兒子常年出外打工,家里就剩下老伴、兒媳和她。常年患病臥床的老伴身下散發著難聞的氣味,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扇扇子、吹風扇根本無法驅散。“早就聽人說空調對房間換氣有好處,但很耗電,而且最重要的是操作起來很麻煩,我和老伴眼睛都老花了,遙控器上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字根本看不清啊。”像張大媽這樣急切想買空調但又不敢買的人在農村比比皆是。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海爾迅速成立了一支由16人組成的“老鄉空調”研發團隊,這個團隊與以往組建的研發團隊有所不同,其中除了日本、韓國的專家和海爾的開發人員8人外,其他8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老鄉。通過近1年的努力,一款針對老人、婦女使用的具有“智能一鍵通”功能的省電空調誕生了。只要你按下這款空調遙控器上的一鍵通鍵,空調就開啟智能換氣功能平穩運轉。該空調還采用了行業獨有的“智能調速省電(SVE)技術”,它的節能省電效果突出,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通過實地對消費群體的深入了解,海爾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又一個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2008年7月,國家正緊鑼密鼓醞釀出臺強制性空調能效標準之時,海爾率先停產3級能效以下空調產品,全面轉入高能效空調的研發與生產。2009年3月,海爾又率先在行業淘汰4級、5級高能耗空調。目前海爾所有型號空調已全面實現了高效節能。
海爾通過滿足世界各地消費者節能環保的需求,受到了各國政府和消費者的高度認可。2006年,美國剛剛開始實施買節能空調獲政府節能補貼的政策,海爾空調就憑借比美國“能源之星”標準還高12%的超高能效比,獲得了美國各州最高達20%的節能補貼;2008年,意大利政府推出節能返款政策,海爾空調以先進的180°正弦波直流變頻技術和領先的“智能調速省電(SVE)技術”獲得了當地政府55%的節能補貼,成為當地政府力薦的高效節能省電品牌。美國著名電器雜志《Applaince》日前大篇幅報道海爾在節能方面的杰出表現,在當地消費者中產生積極反響。
管理領跑即需即供遠離高庫存壓力
管理是實現節能的“金鑰匙”。對于海爾來說,節能是一條持續而長久的發展之路,不僅僅是戰略、技術、產品層面要為實現節能降耗創造條件,企業管理對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推進節能惠民工程同樣具有決定性的帶動作用。
當國際金融危機在2009年全面爆發之際,空調幾乎成了家電行業中最受傷的板塊:經受出口受阻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金融危機對房地產的影響等等,面對2010年即將到來的空調能效升級的考驗,同時還要承受久久揮之不去的夢魘——— 1300萬的高能耗產品庫存,如是種種。當行業開始經受一場庫存大戰的時候,海爾卻輕裝上陣、沉著應對。這一切,都得益于海爾的“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
早在25年前,創業階段的海爾就開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過著“每天都是危機重重”的日子,如此才成就了今天的海爾。張瑞敏講:“我們要像賣海鮮一樣賣空調。”
當前市面上銷售的庫存產品中4級、5級高能耗空調占了80%,而海爾卻獨善其身,因為海爾早就在行業內率先取消了庫存。這與管理模式的創新是分不開的。海爾進行了全面的流程再造,積極推行“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創新商業模式,始終按照訂單來確定生產,不僅減少了原材料價格浮動帶來的市場風險和成品庫存壓力,更確保了在任何時候技術與產品的領先地位,這與目前行業內一些品牌仍舊將每年的2月、3月、4月作為空調生產旺季形成鮮明對比。
通過“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海爾空調直接面對客戶需求,做到了每周定單進、銷、存的均衡、合理,實現了企業、客戶、用戶三方的共贏,帶動客戶資產質量和運營效率的大幅提高,企業自身得以高速發展,在過去的冷凍年度一路領先,成為空調節能元年的最大受益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