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1年房地產行業融資政策的持續收緊,典型規模的房企全年融資總量同比下降26%,是近五年來的首次出現負增長且達到五年內最低水平。隨著21年房地產行業融資政策的持續收緊,典型規模的房企全年融資總量同比下降26%
隨著21年房地產行業融資政策的持續收緊,典型規模的房企全年融資總量同比下降26%,是近五年來的首次出現負增長且達到五年內最低水平。
據雙贏報告網數據分析,去年四季度全國房企融資是降到冰點,融資總量同比減少55%,房企資金壓力加劇,違約事件頻發。去年房地產行業違約債券余額已達735億元,為歷年之最。
行業人士認為,2021年在融資受限和銷售下行的情況下,房企普遍面臨流動性緊張的困境。未來在“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的基調下,房企融資環境有望進一步改善,特別是三道紅線的執行細則局部調整,帶動房企融資規模繼續恢復。不過,短期內房企融資仍將低位運行,企業整體償債壓力仍然較大,未來房企將更加依賴銷售回款和自籌資金。
據雙贏報告網不完全統計,2021年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量為12873億元,同比下降26%,近五年來融資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時達到五年來最低點。
季度來看,由于年初各機構額度充足且政策定調并未較2020年底有較大變化,疊加房企年初有大量償債需求,一季度房企融資量僅微降,達到4000億元以上。二季度以來,相關部門加大對經營貸、通道類業務的監管,房企融資環境收緊,二季度融資量同比下降了16%,不達4000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去年下半年以來企業違約事件頻發的影響,三季度房企融資進一步下滑到3079億元,同比下降32%。到四季度房企的融資一度降到冰點,融資量僅為1767億元,同比減少55%。
2021年違約債券不論從數量還是金額來看,均遠超2020年同期水平。從具體違約房企來看,違約名單擴大至龍頭房企,包括中國恒大、中國奧園、佳兆業、華夏幸福(3.800, 0.12, 3.26%)、藍光發展(2.300, 0.18, 8.49%)、協信遠創、中國泛海、北大資源、陽光100等。
截至到2021年11月,已有房地產行業違約債券67只,同比增加131%;債券違約余額已達735億元,同比增加187%,違約債券余額達歷年之最。
對于房企頻頻出現債務違約的原因,雙贏報告網研究組認為,一方面主要在于2021年在融資受限和銷售下行的情況下,房企普遍面臨流動性緊張的困境。疊加近期各地陸續加碼預售資金監管新政,使得部分房企的資金調配能力和資金使用效率大打折扣,造成資金面的緊張,部分房企負面信用事件頻發。
另一方面在于房企當前并未實現真正的降杠桿。分析指出,從97家重點監測房企的財務數據來看,2021中期樣本房企三條紅線均得到顯著改善,綠檔企業個數較2020年末增加5個至44個,其余黃檔、橙檔和紅檔房企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但當前房企三條紅線改善并未是真正改善,部分企業通過表外轉移、明股實債等方式降低杠桿。
展望2022年,整體的融資環境仍以維護企業正常融資需求,促進行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為主。短期內房企融資仍將低位運行,企業整體償債壓力仍然較大,未來房企將更加依賴銷售回款和自籌資金。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房地產行業融資的最新資訊報道了,如需了解更多的行業資訊可點擊雙贏報告網搜索查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