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城鎮生活工業水量監測,是對城鎮及工業用水資源尤其是地下水水資源的超采、壓采的綜合管理手段。用于水務部門監管及用戶水資源數據提取使用,可多平臺數據接收,具有遙測設備自上報、召測、補招等功能。該系統內,具備低成本、自供電、無人值守、數據無線自動遠距離上報、多平臺接收、藍迪物聯網設備管控等特點。適用于用水人口基數和工業規模大、水量消耗高、地下水水資源難以控制的區域,可有效的實現區域化地下水消耗計量。
實際案例
案例1:唐山市玉田縣2020年度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城鎮生活工業水量監測項目,提高地下水監管力度及降低人員作業難度,年可累計節約水資源50%(較往年),減低財政支出。
推廣應用情況
該項目系我單位技術應用的重點應用領域,具有該領域監測、管控及設備技術的多項專利,已在全國多地進行了推廣應用及項目實施。
主要性能指標
1、硬件指標:可探測范圍0~200m;地下-15~70℃能正常工作;低功耗、無線4G/NB-IoT/北斗數據傳輸。流量傳感器精確度優于二級(超聲波、電磁智能表)。藍迪智能終端(RTU)具有計量計費特點,可雙相計量、自適應量程切換,預警及語音播報,無線蜂窩網絡通信傳輸,藍牙手機APP調試。
2、軟件指標:空間數據庫特點,java+J2EE+JSP程序設計、Android APP設備維護巡檢。
3、水文監測數據SL651-2014通信規約
技術特色
1、適用范圍:適用于用水人口基數及工業規模大、用水量高、地下水資源取用監管困難,超采、壓采無法監控計量的區域。
2、技術特點:克服人工探漏弊端,實現地下水資源監管“無人值守”,實時在線報警,數據多監管平臺接收,融合NB-IoT窄帶物聯網通信技術,具有深覆蓋、廣鏈接、低功耗、免維護、架構優等特點。
3、應用成本:運維成本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