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前沿技術 » 正文

生活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發展影響的分析

發布時間:2021-3-30 來源:《當代電力文化》 作者:楊電輝

摘要:生活垃圾分類對現有焚燒發電企業影響較大,一方面使企業投入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熱值升高,噸垃圾發電量增加160~420kWh,可大幅提升項目的經濟效益,激發了企業自主投資建設的積極性,有利于產業的市....
摘要:生活垃圾分類對現有焚燒發電企業影響較大,一方面使企業投入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熱值升高,噸垃圾發電量增加160~420kWh,可大幅提升項目的經濟效益,激發了企業自主投資建設的積極性,有利于產業的市場化運營。在政府層面,可依據焚燒發電產業發展需要和市場化調節情況,適時調整補貼和稅收政策,同時可從生活垃圾處置的主角轉變成單一監管角色,負擔大大減輕。

一、對現有垃圾焚燒發電工藝的影響

(一)對焚燒系統的影響

垃圾焚燒系統設計的服務期限不低于20年,為保障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長期穩定運行,必須考慮在生活垃圾成分和熱值合理預測的基礎上,確定焚燒爐設計垃圾低位熱值以及保障正常運行的焚燒爐下限和上限垃圾低位熱值。當前國內垃圾的平均熱值約5400kJ/kg,現有爐型的設計以此為基準,但生活垃圾分類后,垃圾熱值比焚燒爐MCR設計熱值提升1/3左右。此外,由于分類后垃圾含水量的降低,在焚燒過程中水分蒸發吸收帶走的熱量減少,加之焚燒垃圾熱值的提升,在保持投料量不變的情況下,爐膛內熱負荷急劇升高,現有工藝和設備承受能力面臨嚴峻考驗。因此,在保障安全運行的情況下,分類后焚燒爐型的設計需要在焚燒爐爐排面積、爐體幾何體積以及余熱鍋爐的受熱面布置等方面,對工藝參數進行適應調整。

(二)對存儲和預處理系統的影響

垃圾焚燒發電的主流工藝有機械爐排焚燒爐工藝和循環流化床焚燒爐工藝兩種。對于機械爐排焚燒爐工藝來說,分類后用于焚燒發電垃圾容量急劇下降,假定在焚燒爐內產生相同的熱量,取分類前后垃圾熱值分別為5400kJ/kg和10000kJ/kg,容量分別取290kg/m3和50kg/m3進行計算,分類前投1噸生活垃圾,分類后需投入540kg垃圾,但從容量來看分類后投入垃圾的體積卻是分類前生活垃圾的3倍之多;假定焚燒爐爐容保持不變,焚燒垃圾未壓縮,相同的條件下分類后垃圾進料量是分類前的17%左右,產生的熱量不足分類前的1/3,也無法適應現有生產工藝的運營條件。因此,對于現有工藝若保持原有熱負荷情況下,需要對生活垃圾進行必要的預處理,如需增加破碎和壓縮成型工序,以提高焚燒垃圾的容量,縮減入爐焚燒垃圾的體積,來適應垃圾存儲池以及保障入爐正常焚燒的要求;但壓縮體積的倍數需控制,結合焚燒爐熱工設計,可設定壓縮體積倍數的上限,以保障設施的穩定運行。

(三)對“三廢”治理系統的影響

1.廢煙氣

一是,垃圾分類使燃燒后會產生顆粒物、酸性氣體、重金屬和有機劇毒性污染物四大類的廚余垃圾、橡膠塑料制品、電子廢棄物等剝離,各種污染物的原始排放濃度必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

二是,分類后焚燒垃圾的水分降低,使得排放的煙氣中水分減少,這對后續煙氣處里系統的穩定運行更加有利。

2.滲濾液

從垃圾水分和容量的改變來看,生活垃圾中水分的降低,滲濾液的產生量將減少1/3左右,以我國垃圾焚燒廠產生的滲濾液一般占垃圾焚燒量的25%~35%進行計算,噸垃圾滲濾液減少約80~120kg,相應地污水處理的處理負荷也會減輕,配套滲濾液處理設施也可進一步優化調整,有利于降低設備投資和運營成本。

3.灰渣固廢

從垃圾組分變化來看,實施垃圾分類后,廢舊金屬、玻璃等可循環回收利用的垃圾資源、含水量高的廚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均被分離出去,使得不可燃物質大幅減少,焚燒后產生的灰渣量或最終需要填埋的處里量也相應下降,比現有不分類焚燒工藝進一步減量10%左右。在當前垃圾填埋場及危險廢物填埋場用地困難及容量日趨減少,固體廢物管理趨嚴的情況下,垃圾分類后再焚燒無疑是解決生活垃圾管理問題的關鍵舉措。

二、發展影響

(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發展模式的演變分析

一直以來,我國生活垃圾的處置均以政府為主體,給政府財政負擔造成一定的壓力,但隨著生活垃圾問題的日益加劇,環保市場的逐步釋放,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發展模式經歷了從“政府直接投資-政府特許大型國有企業經營-政府特許經營權市場招標-PPP模式”的轉變,在PPP模式中政府與私營企業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系,在生活垃圾處理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企業的角色,政府的擔子有所減輕。在現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合作模式來看,BOT模式將成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里的主導運營模式。

(二)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分析

據上述,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藝流程縮短,熱值顯著提升,發電量提升,投入和運營成本降低,使得焚燒發電項目整體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對于垃圾發電企業的營收形成積極影響。目前,垃圾發電企業的收入包括垃圾焚燒處理和售電收入兩部分,其中售電占比70%~80%,為主要盈利點,且多數垃圾焚燒發電企業處于微利經營狀態,電價補貼下調或取消將極可能導致其進入虧損狀態。財政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8443號建議的答復指出,2016年—2019年,中央財政共撥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超過3000億元,其中用于生物質發電378億元,占比較少,僅為12%。對于垃圾發電項目的補貼,經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方面研究決定,對已有項目延續現有補貼政策,但考慮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效率低、生態效益欠佳等情況,后續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垃圾處理費等市場化方式來支持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同時將逐步減少新增項目納入補貼范圍的比例。2020年4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有序推進新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中也明確指出2020年1月20日后并網發電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新增項目,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繼續予以支持,但遵循的是以收定支的原則。對于2020年1月20日前并網發電的存量項目,繼續根據現行《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管理。總體來說,從國家政策和產業發展需求來看,近期對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取消補貼政策的可能性很小,且現有稅收優惠政策變化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垃圾分類后,考慮到企業經濟效益將得到提升,同時國家更多地希望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產業以市場化模式運行,因此國家及地方政府可能調整現有支持政策,遠期或逐步降低補貼比例甚至取消補貼的政策。這對于技術落后、盈利能力低的企業來說,需要加快提升技術與裝備水平,否則生存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結束語

綜上述,目前,垃圾焚燒發電已成為生活垃圾處理的主流工藝,但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這勢必會導致用于焚燒發電的垃圾原料發生明顯改變,基于此本文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發展的影響。為適應分類后焚燒垃圾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變,現有工藝需相應調整,尤其是熱值升高,將大幅提升噸垃圾發電量,顯著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有利于激發企業自主投資運營的積極性。政府可依據焚燒發電產業市場行情,靈活調整相關補貼和優惠政策。進一步地,垃圾焚燒發電產業有望實現完全市場化運行,其發展模式也將呈現為“全民參與+EPC”模式。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置,政府的“參與、監管”角色也將向單一“監管”角色轉變。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朝阳县| 肥东县| 神池县| 鸡泽县| 峨山| 乌苏市| 龙陵县| 叙永县| 济阳县| 禄丰县| 龙南县| 巴彦县| 崇阳县| 山东省| 米泉市| 翁牛特旗| 惠东县| 托克托县| 太谷县| 自治县| 青铜峡市| 福贡县| 重庆市| 高淳县| 皮山县| 安溪县| 乌兰察布市| 隆德县| 东方市| 凌海市| 五河县| 娄底市| 威远县| 理塘县| 丽水市| 嘉善县| 乌鲁木齐市| 新营市| 莱阳市| 乐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