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1的全稱是LTE UE-Category 1(UE是指User Equipment),上行峰值速率5Mbit/s,下行峰值速率10Mbit/s,隸屬于4G系列,完全可以直接復用4G現有資源。
在我國,隨著5G建設高速推進,2G、3G退出舞臺也是大勢所趨。目前各大運營商已在逐步推進2G/3G退網事宜。全球范圍內,大部分國家地區明確2G/3G退網時間為2025年。問題在于,由誰來填補2G網絡退出后留下的空缺。此前,國內市場曾經力推NB-IoT。近幾年NB-IoT模組也確實得到廣泛應用,在智能水電煤氣表等基于靜態的、主動上報等場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2G網絡還涉及到許多實時性、移動性,需要一定帶寬傳輸能力,甚至支持語音通信能力的應用場景,如車載、移動支付、工業互聯、老人機等。這是上、下行速率只有100Kbps級別的NB-IoT所無法滿足的。因此,同樣面向物聯網市場的Cat 1脫穎而出。
2020年3月10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了2/3G轉網的相關要求。比如基本原則中就提到,“鼓勵2G/3G用戶盡快遷移轉網”;建設目標中提到,“通過Cat.1配合滿足中等速率物聯網需求和語音需求”。這也意味著,2G、3G在退網后其連接功能將由4G和5G網絡承擔。在蜂窩連接的市場分布中,高速連接占據10%的份額,中速率連接30%,低速率占比60%。Cat.1和eMTC能夠承載主要面向語音、中低速率和市場。但由于eMTC需要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商恐無暇顧及。因此,Cat.1將承接蜂窩中速率占比達30%的龐大市場。
LTE Cat.1主要覆蓋中低速和語音需求的市場,這些市場主要是公網對講、新零售、金融支付、兩/四輪充電樁、電力、
光伏/儲能、共享充電寶等等12類市場。
分析這些應用市場,專家認為,公網對講、新零售、金融支付將成為 Cat.1應用的主力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存量和新增的需求。
曉網科技推出的Cat.1 LTE全網通無線通信模塊秉承了OpenCPU的特性,2G與Cat.1可無縫切換。通過軟件賦能通信模塊,可滿足各類行業場景音頻、圖片、各類外設傳感器等應用需求。
比NB-IoT、2G模組更好網絡覆蓋、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時,比傳統LTE Cat.4模組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功耗,非常適用于對性價比、時延性、網絡覆蓋、通信速度有要求的應用場景。
當前,Cat.1在功能機和穿戴類設備的應用已經很成熟,但在IoT領域才剛剛起步,行業客戶對其信任度還不足,這就需要用優秀的產品在未來的實際應用中打消其顧慮。對部分行業的爆發可能會有一些推遲,但總體趨勢向好。
按照NB-IoT的發展路徑,運營商的補貼在推廣當中起到了推動作用。2017年中國電信就提出了對物聯網模組投入億元補貼,其中2億元用于物聯網重點模組產品直補,包括Cat.1單模產品補貼40元,NB-IoT產品補貼為20元。據了解,目前中國電信針對Cat.1模組依然有著補貼政策。
那么,在運營商的補貼政策以及重點市場的推廣之下,Cat.1價格或將下降,并有望快速起量。
數據顯示,預計5年內LTE Cat.1市場平均年增4000萬。
至于,Cat.1與NB-IoT兩者是否會形成替代?專家認為,兩者是互補而非替代的關系。NB-IoT的速度更低,成本更低,主要覆蓋1Mbps以下市場的需求,而Cat.1覆蓋具有移動性、語音功能,上傳速率在5Mbps,下載在10Mbps的市場。
總體來看,NB-IoT已經進入爆發期,Cat.1處于起步階段,他們作為蜂窩物聯網的連接技術,其施展空間都足夠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