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2010年1月9日,山東蓬萊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與美國加州帕薩迪納全球性太陽能發電供應商esolar公司,簽訂了幫助我國建立200萬千瓦太陽能聚光熱電機組的總代理協議,此項目總投資額超過50億元美金。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及陜西榆林市政府的支持下,項目落戶陜西榆林政府新能源產業園區。
此項目不僅填補了我國在太陽能熱電方面的空白,還將為正在運行的火力發電廠、生物發電廠提供技術嫁接支持。
項目填補國內空白
太陽能聚光熱電技術是利用太陽的光把循環水加熱轉換為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目前,太陽能熱電技術在中國尚屬空白,此次簽約是中國首次大規模發展聚光式太陽能熱力發電項目。據了解,此次與簽約的美國eSolar公司是開發建設和部署模塊化的、可擴展的太陽能熱力發電廠的技術公司,其掌握的塔式太陽能聚光熱力發電是美國唯一一家、具有商業成熟性和經濟效益性的技術。獲得2010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能源先鋒技術獎,能源工程周刊2009最佳可再生和可持久發展技術獎兩項大獎。目前,eSolar的技術已被全世界多家電廠所用。其中包括美國NRG公司(全球44個發電廠,共240萬千瓦容量),美國愛迪生公司,印度能源公司ACME GROUP,以及南非的7個國家。
轉換率高于光伏發電
在做了大量調研比較后,科學家王韜博士力促中國山東蓬萊電力設備制造和美國eSolar聯手進行太陽能熱電技術合作。王韜介紹:“eSolar的塔式太陽能熱力發電技術巧妙地把上萬面大約一平方米的鏡子(小日光反射器)分成十六個子基地,統一反射到塔頂的鍋爐。這樣的設計,光學上優化了布局并提高了土地運用的效率。每個子基地可以產生可直接發電的高熱度(430度C)高壓力(60bar)蒸汽。每個太陽能反射器都可以自動跟蹤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準確度在一毫米之間,效率為25%,高于光伏發電轉換率,目前一般光伏發電的轉換率在17%左右。”
美國eSolar公司執行總裁Merrick Kerr表示:“此項目選擇山東蓬萊電力設備制造參與配套產品的生產將有效降低產品成本,確保產品的快速推廣。”
作為中國第一個太陽能熱力混合示范電站,美國百全投資集團董事長、陜西榆林華陽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偉康表示:“在第一個示范電站建好后,我們會力爭在政府的支持下,把已有的混合式發電站擴展到50萬千瓦的超級可再生能源城。該混合式示范電站將由美國百全投資集團投資,中國華電工程集團承建。”
熱電技術發展前景廣闊
太陽能聚光熱力技術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占地面積小、人工要求低,以及100%環保的節能技術優勢。此項技術可以直接嫁接到已有的火力發電廠或生物顆粒發電廠,混合式的互補配置,在提高發電效率同時也減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的排放。另外,因為太陽能聚光產生的熱量大大超過產生高溫高壓蒸汽的需求,余下的熱量可以被付配的儲存器吸收并用來在夜間發電。根據中國的排放量統計顯示,建造200萬千瓦的太陽能混合電站的裝機容量,每年將會幫地球減少1500萬噸二氧化碳,等于種了1280萬畝的森林,也等于為地球減少了290萬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