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i5000接收機功能
3.1 路徑測試
在測試管線路徑時,把接收機的屏幕保持向前,先左右掃描管線可能埋設的地方。找到管線的位置后再繼續向前走。主動模式下,接收機在管線上方時,羅盤指示管線的前進方向。路徑測試時,接收機需要始終和地面保持垂直,在管線上方左右擺動時也要如此。不管采用何種工作模式來確定管線的方向,接收機最好都使用峰值箭頭模式。仔細查找信號最大值,再根據羅盤和左右箭頭確定管線的精確位置。
3.2 深度和信號電流測量
精確定位管線位置的步驟:①定位管線的兩邊。②轉動接收機確認管線的方向。(在接收機橫向于管線的方向時,信號值最小)。③轉動接收機回到管線的正上方。一旦確定了管線的正確位置,把接收機順著管線的方向垂直放置在地面上,按動按鍵“i”,管線的埋設深度和信號電流值顯示在屏幕上。
3.3 示蹤探頭定位功能
示蹤探頭是一個發射線圈,發射信號的方式和管線上方的信號有所不同。
把接收機轉換到示蹤探頭模式。由于示蹤探頭的結構,接收機順著示蹤探頭移動時,會發現示蹤探頭前后和上方,有三個峰值信號-次峰值-主峰值-次峰值,示蹤探頭位于主峰值時的正下方。當接收機橫向于示蹤探頭時,測試方法和管線相同,深度測量也相同。
3.4使用羅盤定位示蹤探頭
BC-i5000接收機開機,選擇和示蹤探頭相同的頻率,轉換到示蹤探頭模式。把接收機靠近示蹤探頭的位置,按動按鍵“+”增大增益,直到出現穩定的信號強度條。如果信號強度條不穩定,說明接收機距離示蹤探頭有些遠。轉動接收機直到羅盤指向12點鐘的方向。順著羅盤的方向前進,邊走邊轉動接收機讓羅盤始終指向12點鐘的方向。羅盤會引導走一個弧線并橫向越過示蹤探頭,如下圖-2所示,信號最大時接收機的下方就是示蹤探頭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羅盤定位示蹤探頭需要有足夠的空間,如果示蹤探頭附近有障礙物(比如汽車、墻等)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把接收機放置在靠近示蹤探頭的位置。移動接收機使羅盤指向3點鐘的方向。此時若向一邊平行移動接收機,保持接收機的方向不變,羅盤將會輕微轉動。保持接收機的方向不變,向前移動。羅盤將慢慢轉動,當羅盤指向12點鐘的方向時,繼續向前移動。此后要隨時轉動接收機,使羅盤始終指向12點鐘方向。當信號強度最大時,接收機正好橫跨在示蹤探頭的正上方。
BC-i5000電纜路徑探測系統在現場的應用
4.1 管線掃描
通常在探測區域內,地下管線縱橫交錯,走向和埋深也各有不同。接收機的水平線圈具有方向性,所以應以網格掃描方式對探測區域進行掃描,以查找出所有管線。可先采用被動定位法的電力模式和無線電模式進行初步掃描,再使用主動定位法的峰值箭頭模式進行精確掃描。
4.2 管線跟蹤
連續跟蹤管線的走向,擺動接收機并沿管線方向前進,隨時觀察信號響應。當信號衰減出現突變時,可采用圓周搜索方法查找最大信號:以信號消失點或信號衰減點為圓心,以1-2m為半徑,劃圓搜尋目標管線的信號。可能出現的搜索結果有:管線方向發生變化,出現分支管線、管線終點、變深點、管材變化點、存在不相連的交叉管線、管線的套管、地表存在鋼筋網、空中電磁場干擾等。可采用調高增益并提高接收機高度,測量并比較各個方向的信號強度、埋深和電流強度,并觀察彩色羅盤和導向指針的指示方向,鑒別信號突變的原因。
4.3 精確定位管線的位置
精確定位應采用峰值箭頭模式或峰值模式,根據數字信號的最大值來精確定位管線位置。定位過程中,接收機表頭朝著管線前進方向,一邊行進,一邊垂直于地面左右移動接收機。定位過程中保持接收機與地面垂直,沿著地面平移而不是擺動接收機。移動距離應保持一定幅度,至少應能夠觀察小→大→小的信號變化過程,確認管線信號,一般移動距離宜保持在管線左右各0.5m。采用峰值定位模式對管線的走向進行確認。先確定峰值點的位置,然后在峰值點原地旋轉接收機180度,注意觀察信號的變化,信號會大幅變化甚至消失。 在旋轉過程中,注意觀察并確定信號具有最大峰值時接收機的朝向,此時接收機表頭朝向即為地下管線的走向。也可利用彩色羅盤和導向指針來確定管線走向。找到峰值后,原地轉動接收機找出目標管線的走向,接收機垂直于管線走向移動,再次定位出峰值點,即管線的精確位置
作者:郭若冰
來源:《電力設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