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的處理分析
發布時間:2019-7-9 來源:《基層建設》 作者:鐘韻茹
摘要: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建設,我國的經濟水平、科學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逐步帶動了環保事業的進步發展。在許多地區都已經建立了環境監測機構,成為了自然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不斷隨著環保事業的成長而成長....
摘要: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建設,我國的經濟水平、科學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逐步帶動了環保事業的進步發展。在許多地區都已經建立了環境監測機構,成為了自然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不斷隨著環保事業的成長而成長,為地區環境的保護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大量環境監測站中實驗室日常廢液的處理成為了新的難題,若是直接將有毒有害廢液進行排放,其中的汞、鉛、鎘等有毒物質會對環境以及周圍居民的健康產生危害。本文針對環境監測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處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作了相關的分析,以供參考。
引言
隨著社會發展,以教學、科研和服務為目的的不同規格的實驗室逐漸增加,在實驗室的日常運轉過程中,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的排放問題也隨之而來。即使相關監管部門,甚至實驗室管理者本身對實驗室的排放有著明確的法律法規,或者規章制度,但在實際工作中,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的處理往往因為各種原因而被人們所忽視。
1、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來源和分類
一是分析剩余水樣,主要為企業、醫院等單位的廢水,在處理以前不能達標排放且可能含有有毒物質的水樣;二是樣品分析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廢液,例如COD的測定中會加入硫酸汞等有毒物質,石油類測定時使用的四氯化碳萃取液以及重金屬測定時的消解液等;三是試驗器皿的洗滌廢水,洗滌廢水主要包括洗液和器皿上殘留的有害物質;四是過期的試劑和標準溶液。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主要分為有機有毒有害廢液、無機有毒有害廢液和生物類廢液。有機有毒有害廢液包括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含鹵素有機溶劑,苯、甲苯等一般有機物以及多氯聯苯、多環芳烴等持久性有機物等;無機有毒有害廢液包括含酸性有毒有害廢液、堿性有毒有害廢液、重金屬有毒有害廢液、含六價鉻的有毒有害廢液、含汞有毒有害廢液及含氰有毒有害廢液等;生物類有毒有害廢液只要是分析糞大腸菌群等項目的培養液等。
2、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管理
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產生于實驗過程的各個環節。如果不加以管理,將直接或間接地對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健康構成威脅,同時也會對實驗室儀器設備產生負面影響。有毒有害廢液的直接排放有可能腐蝕排水管網系統。進入地下或在河流中蓄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土壤和水質,對各種生物的健康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甚至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有毒有害廢液的危害性通常是非瞬間性的,且高度隱蔽。一旦出現,損失是巨大的,但它也具有可控性。只要科學合理地管理有毒有害廢液,就可以將其危害性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圍,甚至消除其危害性。
3、環境監測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處理的具體對策
3.1做好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的管理工作
要做好環境監測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的管理工作,就必須要從有毒有害廢液的形成來源出發,在源頭上進行控制。首先,要嚴格分析有毒有害廢液復雜的成分,遵守分類收集、分類處理的基本原則,有效防止不同種類的化學物質生成新的污染物。要對高濃度、高毒性的有毒有害廢液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僅要根據其性質選擇適當的存放容器,還要做好必要的隔離處置,最后進行集中的回收和處理。其次,在樣品的采集階段要控制好具體需要監測分析的量,將這一實驗室廢液主要成分的含量降到最低,并且通過綠色環保的試劑進行樣品的檢測。例如,在進行酸堿有毒有害廢液PH值的中和調節時,可以選擇可降解的不含磷的洗滌劑,防止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3.2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有毒有害廢液處理
在對環境監測實驗室進行有毒有害廢液處理時,要提前做好各種廢液的分類收集處理工作然后再根據每種有毒有害廢液的化學、物理性質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例如,四氯化碳和氯仿溶液,可以利用其沸點不同的特性利用蒸餾法來進行兩種物質的分離保存;而對于有機有毒有害廢液的處理,則可以采用活性泥吸附法或者是生物降解法來進行化學物理兩種方式的處理。
3.3做好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
環境監測站要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逐漸重視起與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排放有關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時也要注重樹立工作人員自身的環境保護思想意識,充分的調動起他們進行廢液收集、分類、管理等工作的積極性,從而用正確的工作態度來進行有毒有害廢液污染的防治。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環境監測站不僅僅要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創新研究有毒有害廢液重復利用的措施項目,建立完善有關的規章制度來增加管理有毒有害廢液排放的工作力度,同時還要做好呼吁宣傳工作,通過開展公益交流會來提高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并且定期將工作人員送入專業的培訓學校進行深入學習。
4、實驗室污染的預防
4.1提高認識,加強對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的管理
環境監測站應對監測人員加強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環境污染危害方面的宣傳和教育,逐步改變監測人員對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環保意識淡薄的現狀。另外,實驗室應建立有毒有害廢液管理制度,編寫操作規范,將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管理納入環境監測站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逐漸改變實驗人員在工作中重監測質量、輕有毒有害廢液管理的觀念。
4.2建立實驗室監督管理體系
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在進行能力建設和質量管理的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實驗室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全面考察實驗分析的各個方面,制定相應的程序文件,規范實驗室環境行為,充分貫徹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的基本要求,力爭減小每一個過程產生的環境影響,從而不斷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實驗室還應實施全程跟蹤監督管理,對監測人員的活動加以監督,將實驗室污染防治的具體對策落實到監督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之中,促使操作者積極推行清潔分析與操作,防止實驗室污染。
4.3源頭控制,優化分析方法
減少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的產生,必須從源頭進行控制。在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監測中,大部分監測項目不只有一種分析方法,在進行方法選擇的時候應充分考慮操作方法與環境的相容性,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選擇對環境污染少的分析方法。例如在有機物的檢測中用儀器的固相萃取替代手工的液液萃取,可以減少萃取溶劑的使用量,減少污染的產生。在日常分析中,試劑的選擇應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前提下,選用無毒害、無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試劑進行分析。
4.4安全處置,防治污染事故發生
實驗室有毒有害廢液的處置要遵循安全的基本原則,根據各類有毒有害廢液的性質不同分類存放,選擇安全合理的處理方式處置廢液。例如,禁止將含氰有毒有害廢液倒入酸性有毒有害廢液中,氰化物遇酸產生極毒的氰化氫氣體,瞬間使人喪命,極其危險。實驗室要針對可能、潛在的突發污染事故,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建立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體系及報告機制,配備應急設備,防止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
結束語
雖然我國環境監測水平逐年提高,其在區域內的監測能力也在不斷加強,但是考慮到基數較大的環境監測機構在進行實驗室的處理時,會排出大量對環境造成的危害較大、組成成分復雜、種類多樣的有毒有害廢液來破壞生態環境。因此,環境監測實驗室要積極的承擔處理有毒有害廢液的重任,充分根據有毒有害廢液的產生來源以及種類出發,科學合理的分析其特點,從而能夠將不同類型的廢液進行及時處理的同時,重點收集毒性較大的污染物,保護人類的人身健康。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