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減少污染物排放、
凈化大氣、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問題備受各界關注。煙氣治理行業的發展對凈化大氣、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其產業競爭力的提升需要技術不斷優化升級。
早在2000年左右,鈣法脫硫工藝因其技術成熟、脫硫效率高、副產品可資源化利用等特點被廣泛采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占地面積大、投資運行成本高及副產物較難處理等問題日益凸顯。
針對鈣法脫硫工藝不足,“出生”于冶煉企業的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將工業廢氣凈化處理作為自己的使命,創造性地提出利用焦化煉焦過程中產生的廢氨來進行燒結煙氣脫硫,并自主開發研究了以“硫銨法雙循環三段脫硫塔”、“燒結煙氣氨法脫硫系統”、“塔基濕煙囪”等核心專利技術為依托的燒結煙氣氨法脫硫技術。
2007年12月,柳州鋼鐵83m2 1#、2#燒結機頭煙氣脫硫項目通過中冶集團組織的專家技術鑒定,該技術被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并獲得了二00八年度行業部級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二00八年度“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范工程”等多項榮譽。
燒結煙氣氨法脫硫專利成果在柳州鋼鐵的成功應用,實現了生態環保和資源的循環利用,具有“二次污染零排放”和“零運行成本”的特點,達到“以廢制廢”效果,在社會和行業內引起廣泛關注,《中國冶金報》、《中國環境報》、《中國化工報》紛紛報道。2008年1月3日,中央電視臺晚19點新聞聯播進行了宣傳報道。
隨后,中冶南方都市環保連續承接了國內首個總承包加運營燒結機脫硫項目——南京鋼鐵燒結煙氣脫硫工程、當時國內處理煙氣量最大的燒結機脫硫項目——安陽鋼鐵燒結機煙氣脫硫工程等十多個燒結煙氣脫硫工程,截至2010年底,中冶南方都市環保承接的燒結機煙氣氨法脫硫工程占到了全國50%市場份額。
隨著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燒結機配套單一的煙氣
脫硫設備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針對環保政策對NOx排放指標的進一步提升,都市環保自主研發的“燒結寬溫區SCR脫硝”工藝,可實現燒結煙氣NOx超凈排放,目前已成功應用于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及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受到業主及業內專家一致好評。
而針對類似于中冶南方都市環保承建的燒結煙氣濕法脫硫工程,雖SO2可實現超低排放指標,但脫硝及消白等問題一直困擾業主。針對日照鋼鐵氨法脫硫后煙氣的煙氣特點,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創新性的采用濕法脫硫+濕式電除霧+MGGH冷凝消白+低溫SCR+技術路線,在實現煙氣熱能的合理利用及SO2、NOx、顆粒物超低排放前提下,大大減少業主的投資,同時具有無白煙的視覺效果。
針對煙氣凈化市場不斷變化,都市環保創新研發模式,搭起了政產學研用資“六位一體”全方位的研發共享平臺,構建了市場需求、技術研發、商業應用的高效轉換通道,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示范平臺。在廢氣治理領域,成功開發出 “鈉基干法脫硫+布袋除塵+中低溫SCR脫硝綜合治理”新工藝,取得多項相關專利授權,并于2017年成功應用于盛隆兩臺焦化煙氣脫硫脫硝項目,經第三方檢測,排放指標優于設計值,可實現焦爐煙氣超低排放。
核心技術是企業的生存之基,科技研發是企業發展之本,在承接了一個個廢氣治理項目的同時,中冶南方都市環保也一直在加深對鋼鐵廠生產工藝的研究,探索效果更好更
節能的廢氣治理技術。
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征求《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該方案對于鋼鐵行業大氣污染物達到超低排放提出了明確的時間節點要求,同年針對白色煙羽也提出了治理要求,大部分從事廢氣治理的環保企業面臨“生死難關”。所幸的是,中冶南方都市環保這一次又走在了前面。早在2016年,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就開始關注國際上先進的活性焦一體化干法脫硫脫硝技術,憑借著一貫對新技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對該技術持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追蹤、評估和技術及渠道的儲備,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活性焦一體化干法脫硫脫硝工藝,打破行業技術壟斷。運用該技術的遷安九江線材、廣西盛隆燒結煙氣活性焦脫硫脫硝工程,實現SO2排放小于10mg/Nm3、NOx排放小于30mg/Nm3、顆粒物排放小于10mg/Nm3,達到燒結煙氣最嚴厲排放標準。
同時,隨著活性焦一體化脫硫脫硝技術廣泛應用,針對市場上活性焦供不應求、價格不斷飆升狀況,都市環保為降低業主運營成本,做好環保管家角色,創造性的打造出了“活性焦原料制備——活性焦一體化干法脫硫脫硝工程總承包——運維管理”一體化產業鏈,并成功應用于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使該公司在鋼鐵行業成為環保樣板。
2019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一年,擁有一流環境綜合治理能力、創造節能減排效益數千億的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將繼續領跑環保行業第一方陣,為改善生態環境貢獻智慧和力量、展現責任和擔當,為建設天藍水清地綠的“美麗中國”而不懈努力和奮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