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垃圾回收,不少人習慣性地將它與“臟亂臭”聯系起來。其實,隨著各國對環保產業加大投入,曾經“形象欠佳”的垃圾回收處理行業,如今越來越多地用上了高大上的新技術。
機器自動化分類 僅塑料就能識出20多種
嚴格的垃圾分類,在推廣時往往因為麻煩而遇到很多阻力,難以真正得到實施。那么,有沒有一種技術,可以讓居民把多種可回收垃圾一股腦地扔進垃圾箱,運輸到垃圾場后,再由機械自動將它們分類?
實現這種想法的垃圾分類技術被稱為“單流回收”技術,最初是上世紀90年代在美國加州的幾個社區開始使用,隨后被推廣到各地,目前這項高科技垃圾分類技術已覆蓋超過1億人口,在美國的垃圾回收處理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
與由家庭和居民在前端進行分類工作不同的是,單流回收將分類環節延后到收集工作完成后進行。使用單流回收技術的垃圾分類系統,相當于一個復雜的機械網絡,使用具備人工智能技術的光學分揀設備、機器人打包機、玻璃清潔系統、感應式金屬探測設備和磁性分離設備等新舊技術的組合,把完全混在一起的可回收材料進行分類和回收。
與垃圾前期分類相比,借助高科技的單流回收有自己的優勢:減少了居民分類的工作量,和專門設計的分類垃圾收集車相比,普通卡車的購買和操作成本更低,操作時間更短等。當然,單流回收也有軟肋,主要是垃圾混在一起收集,易造成紙張或塑料受到污染,部分原材料(如玻璃)破損增加等。更重要的是,單流回收系統的前期投資和后期運營維護成本相對較高,即使在美國,也只有那些財力雄厚的城市才用得起。
根據美國環境咨詢機構——政府咨詢協會(GAA)2016年的一項研究,美國65%的垃圾材料回收設施使用了單流回收技術,而10年前這個比例僅為27%。由于技術的進步,平均每套單流回收系統的垃圾分類和處理量現在約為每天220噸,而10年前為每天180噸。
青睞自動化分類的不只是美國市場。2017年3月,丹麥第一個由機器人實現分類的
垃圾處理場在霍爾斯特布魯市投入使用,該垃圾場使用的機器人技術可說是升級版的單流回收技術。當地居民自此可將塑料垃圾和金屬垃圾扔到同一個垃圾箱中了,當這些垃圾被運到垃圾場時,機器人會將對其進行細化分類,僅塑料就能識別出20多種。
坐上專用“地鐵”,直達垃圾處理中心
瑞典人口目前約為1000萬,每年的垃圾產生量達到520萬噸,垃圾處理中,焚燒占比近年來一直穩定在50%左右,材料的循環利用占比33%,堆肥占比16%,填埋占比不到1%。
焚燒已成為瑞典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瑞典全國目前有30多座垃圾焚燒廠。其中2000年以后建成投產的有13座,年焚燒垃圾可以達到55萬噸,年發電可達23.5萬兆瓦小時(MWh),這些電能大約由75%被輸入到公共電網,可以為6萬個公寓提供輔助加熱或熱水供應,或為12萬個公寓提供用電,產生并能夠利用的能量相當于12萬噸的石油。
在垃圾收集后的運輸流程上,瑞典采用先進技術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其中最有特色、在全球范圍都是首創的,當數隱藏式自動垃圾收集系統。
這是一套密閉式的系統,又被稱為“垃圾地鐵”,它由地面的垃圾箱和一系列隱蔽在地下的豎井和管道組成。垃圾桶直接連接地下運輸管道,管道中根據垃圾收集的頻度,預設了“刮風”的時間。每隔一段時間,各個管道就像大型的吸塵器一樣被定時開啟,各種垃圾就被吸入中央收集站。
垃圾桶變“大肚皮”,兼職提供WiFi上網
提到垃圾桶,可能想到的就是惡臭和亂飛的小蟲,如何與WiFi聯系到一起?2015年,美國的垃圾處理公司Bigbelly(大肚皮)與紐約市政當局合作,安裝
太陽能電池板和WiFi部件,將部分垃圾桶變為熱點。
改裝首先開始于曼哈頓鬧市區,“大肚皮”安裝了超過170個有芯片的太陽能垃圾桶。每個垃圾桶還配有一個回收再利用桶,上面印著“金屬、玻璃、塑料”,提醒大家按類別來扔垃圾。因為內置垃圾鉸碎和壓實工具,這種垃圾桶是普通的5倍容量,減少了垃圾滿溢情況的出現。而垃圾桶又是密閉的,不會再有瓜皮、剩飯等不堪入目的東西出現來污染人們的眼睛和鼻子。由于內置的芯片又可以隨時監測垃圾桶的狀況,比如太滿或者味太重,同時發送即時信息,與整個城市的垃圾處理部門后臺相連,因此,垃圾車和清潔車可以根據這個反饋部署收集路線。
“大肚皮”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垃圾箱WiFi這一合作模式已在全美超過50座城市推廣,提供的WiFi上網服務,平均網速在50—75兆之間,2018年的使用人次超過800萬。“大肚皮”相關人士沒有透露這一計劃的相關財務細節,不過,她表示,WiFi上網時的首頁廣告以及用戶數據將會是未來的盈利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