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隨著國內石化、鋼鐵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換熱器的需求水平將有快速的增長,為換熱器市場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而對換熱器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與研究,將有助于國內相關制造者適時調整經營模式,縮小與發達國家在技術領域的差距,從而促進本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而換熱器,是將熱流體的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設備,又稱熱交換器。在化工、石油、動力、食品及其他許多工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產中,換熱器可作為加熱器、冷卻器、冷凝器、蒸發器和再沸器等,應用十分廣泛。換熱器是一種在不同溫度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流體間實現物料之間熱量傳遞的節能設備,可使熱量由溫度較高的流體傳遞給溫度較低的流體,使流體溫度達到流程規定的指標,以滿足工藝條件的需要,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設備之一。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換熱、散熱及冷卻設備的市場,數據顯示,現代化學工業中對換熱器的投資大約占設備總投資的30%,煉油廠的換熱器約占全部工藝設備的40%,而海水淡化工藝裝置幾乎全部由換熱器組成。
然而產品的大型化、高效化、節能化將是換熱器行業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國內換熱器行業在節能增效、提高傳熱效率、減少傳熱面積、降低壓降、提高裝置熱強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顯著成績。
目前,我國石油石化設備制造行業已經形成較完整的設備制造體系,石油石化設備產品已可以基本滿足國內石油石化行業的需求,同時還有部分設備進入國際市場。但是我國石油石化專用換熱器設備制造業還面臨著技術升級和結構轉型的挑戰。
當前,世界各國在換熱器的理論研究、新技術及產品的開發已進入了較高層次的探索階段。雖然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該領域研發的力度,但在高效換熱器領域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為了盡快縮小差距并趕超相應發達國家,我國政府出來了一系列的指導及優惠政策,一方面大力促進國內換熱器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引領行業向高效、節能、環保等特點發展。
2011年12月31日,國務院公布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中,將“圍繞先進制造、交通、能源、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發展需要,集成創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設備、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設備、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智能化造紙及印刷裝備等為代表的流程制造裝備和離散型制造裝備”作為重點領域發展導向。
2013年1月1日,國務院公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指出“著眼于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增強應急調節能力,適度超前部署能源生產與供應能力建設,石油對外依存度控制在61%以內;加快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推進原油增儲穩產、天然氣快速發展;加快海上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堅持儲近用遠原則,重點提高深水資源勘探開發能力”。
基于石油、化工、電力、冶金、船舶、機械、食品、制藥等行業對換熱器穩定的需求增長,此外,包括大型乙烯項目、大規模核電站、大型風力發電廠、大型環境保護工程、海水淡化工程的開工與建設,都將對換熱器產業產生巨大的需求拉動力。根據機械工業聯合會的預測,我國換熱器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0年前,我國換熱器產業將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我國換熱器行業規模有望達到1500億元。
下游產業廣闊的市場對換熱器產品有著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換熱器產品的種類和功能也趨于多樣化。隨著國家對節能環保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換熱器行業也將發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國的換熱器產業是一個正處于蓬勃成長期的朝陽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