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陜西環保廳印發《陜西省環境保護廳2018年環境保護改革工作要點》。全文如下:
中共陜西省環境保護廳黨組
關于印發《陜西省環境保護廳2018年環境保護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
陜環黨組〔2018〕17號
廳機關各處室、各直屬單位:
現將《陜西省環境保護廳2018年環境保護改革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陜西省環境保護廳
2018年環境保護改革工作要點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做好今年環境保護改革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緊盯“追趕超越”目標,踐行“五個扎實”要求,落實“五新”戰略任務,以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環境安全有效保障為目標,強化依法依規精細管理,系統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改善環境質量,加快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推動環境保護改革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主要任務是:
一、我廳牽頭承擔的省委2018年改革任務
(一)完成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
完成省以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調整工作,及時制定出臺人員劃轉、經費保障、干部管理等改革配套文件,確保改革各項工作穩妥、有序實施。對各市環保垂直改革工作進行督導評估。
完成時限:力爭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省以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調整工作。
協調單位:政府機構職能和事業單位改革專項小組
牽頭單位:省環保廳、省編辦
參加單位: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政府法制辦、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各設區市、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韓城市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王成文
牽頭處室:廳垂管辦
參加處室、單位:人事處、政法處、規財處、監測處、執法局、監測站
(二)制定貫徹落實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定》的實施意見。
深入學習領會第八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出臺貫徹落實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定》的實施意見。緊密結合我省環保工作實際狠抓落實,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我省的工作要求轉化為下一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圖、任務圖、路線圖和施工圖。
完成時限:12月底前出臺貫徹落實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定》的實施意見。
協調單位:經濟體制和生態體制改革專項小組
牽頭單位:省環保廳
配合單位: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衛計委、省質監局、省工商局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張智華
牽頭處室:規財處
參加處室、單位:廳機關各處室、各直屬單位
(三)制定新一輪三年藍天保衛戰行動方案。
堅持鐵腕治霾、科學治霾、協同治霾,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制訂并實施新一輪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全方位推動鐵腕治霾工作。
完成時限:第二季度前出臺新一輪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
協調單位:經濟體制和生態體制改革專項小組
牽頭單位:省環保廳
配合單位:省委宣傳部、省考核辦、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住建廳、省交通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省工商局、各市政府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郝彥偉
牽頭處室:大氣辦
參加處室、單位:規財處、總量處、科技處、監測處、督察辦、執法局、監測站、環科院
(四)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完成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指導全省12個市(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完成時限:6月底前,完成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送審稿報環境保護部、發展和改革委進行技術審核。12月底前,完成方案報批稿,報環保部和發改委。
協調單位:經濟體制和生態體制改革專項小組
牽頭單位:省環保廳、省發改委
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各市政府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劉文亮
牽頭處室:生態處
參加處室、單位:監測處、環科院、監測站
(五)制定貫徹落實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意見》的實施方案。
全面貫徹落實《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廳字〔2017〕35號),制定并出臺《陜西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實施方案》,建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
完成時限:8月底前出臺貫徹落實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意見》的實施方案。
協調單位:經濟體制和生態體制改革專項小組
牽頭單位:省環保廳
配合單位:省法院、省檢察院、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衛計委、省質監局、省氣象局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郝彥偉
牽頭處室:監測處
參加處室、單位:規財處、政法處、執法局、監測站、輻射站
(六)完善企業環境信用評價。
在4個市開展2017年度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試點工作,公布評價結果,部署2018年度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擴大評價范圍。
完成時限:10月底前完成2017年度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試點工作,12月底前啟動2018年度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
協調單位:經濟體制和生態體制改革專項小組
牽頭單位:省環保廳
配合單位:省發改委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劉文亮
牽頭處室:政法處
參加處室、單位:辦公室、規財處、總量處、污防處、科技處、環評處、監測處、生態處、輻射處、固管處、宣教處、應急處、大氣辦、執法局、監測站、環科院、輻射站、宣教中心、信息中心、咨詢中心
(七)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制定《陜西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完善索賠啟動條件、賠償磋商辦法等相關配套制度,開展損害賠償案例研究,指導各地市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完成時限:6月底前印發《陜西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9月底前制定出臺相關配套制度,12月底前完成1-2起損害賠償案例。
協調單位:經濟體制和生態體制改革專項小組
牽頭單位:省環保廳
配合單位: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劉文亮
牽頭處室:政法處
參加處室、單位:規財處、應急處、執法局、監測站、環科院、輻射站
二、我廳自主實施的改革任務
(一)貫徹落實《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我省環評分級審批相關規定。
為貫徹落實新修改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按照《環境保護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5年本)》,出臺《陜西省環境保護廳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8年本)》。
完成時限:12月底前出臺《陜西省環境保護廳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8年本)》。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郝彥偉
牽頭處室:環評處
參加處室、單位:評估中心
(二)落實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制度。
嚴格執行《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環保部令第31號),督促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于每年3月底前確定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排污單位名錄,落實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的途徑,探索建立全省統一的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加強對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執法監督。
完成時限:9月底前安排部署各設區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開展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工作。12月底前探索建立全省統一的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劉文亮
牽頭處室:執法局
參加處室、單位:宣教處、信息中心
(三)加快排污許可制實施步伐。
推進屠宰及肉類加工、其他農副產品加工、陶瓷制品制造、常用有色金屬冶煉、半焦等行業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按期完成核發任務。組織開展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頓和鋼鐵、水泥等15個行業執法檢查,推進部分重點行業污染源達標排放。
完成時限:12月底前完成。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張智華
牽頭處室:總量處
參加處室、單位:執法局、信息中心、評估中心、咨詢中心
(四)對我省渭河、漢江、嘉陵江流域跨省級流域補償工作實地進行調查研究。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探索跨地區、跨流域補償制度。
完成時限:12月底前完成。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李敬喜
牽頭處室:污防處
參加處室、單位:規財處、環科院
(五)推進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
建立污染地塊動態清單和聯動監管機制,開展疑似污染地塊環境調查評估,強化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及修復治理,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
完成時限:12月底前完成。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李豫海
牽頭處室:固管處
參加單位:固管中心
(六)強化環保督察。
針對環境問題突出的區域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環保督察。
完成時限:12月底前完成。
廳內責任分工
牽頭領導:劉文亮
牽頭處室:督察辦
參加單位:廳有關處室和單位
為了確保改革成果的推進和落實,各牽頭處室要抓緊抓實改革方案制定,強化改革任務落實,廳改革辦要加強評估、督察,對已經出臺的改革方案要重點督促檢查方案落實、工作落實、責任落實的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列出清單、明確責任、掛賬整改。
中共陜西省環境保護廳黨組
2018年3月27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