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保網獲悉,近日《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17)》和《“能效之星”產品目錄(2017)》公示,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7年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及“能效之星”產品評價工作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7〕211號)要求,經評審,工業和信息化部擬將39項工業節能技術以及119項工業節能裝備納入《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17)》,80項工業裝備或消費類產品納入《“能效之星”產品目錄(2017)》。
其中《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17)》備受關注,以下是案例的技術原理、工藝流程、應用及發展前景。
(一)串聯式連續球磨機及球磨工藝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建材行業原料球磨工藝。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陶瓷原料預處理系統對原料進行分類破碎,使進入串聯式連續球磨機的物料粒度控制在 3mm以下,改善物料的易磨性;采用高壓電機齒輪傳動,減少電損耗,通過一組串聯的連續球磨機實現陶瓷原料連續式生產工藝,從而提高球磨系統的能效。串聯式連續球磨機示意圖如下:
1、獨立給料機 2、高壓電機齒輪傳動系統 3、串聯加球裝置 4、串聯式連續球磨機的一級球磨罐 5、基礎 6、提流出料裝置 7、串聯式連續球磨機的二級球磨罐。
3.應用案例
2014 年 11 月,淄博唯能陶瓷有限公司原料車間球磨系統節能改造項目,建設周期 4 個月,技術提供單位為山東鼎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設備投資 1200 萬元,建成年處理陶瓷原料 36 萬噸產能的串聯式連續球磨機系統;實現綜合節能 4900tce/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隨著我國建筑陶瓷行業的產業升級,應用推廣比例由目前的 1%可逐步提高到 10%,按 10%左右的建筑陶瓷企業應用此項技術及裝備,可實現節能量 7.26 萬tce/a,減排CO2 19.1 萬t/a。
(二)大規格陶瓷薄板生產技術及裝備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建材行業陶瓷磚的生產加工。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萬噸級自動液壓壓磚機將陶瓷原料壓制成陶瓷薄板坯體,裝飾表面后,在超寬體節能輥道窯中燒制成型,再經拋光線深加工后包裝成型。生產的大規格陶瓷薄板厚度是傳統陶瓷磚的 1/3,節約原材料超過 50%,整體節能超過 40%,SO2、CO2 等減排近 20-30%。
3.應用案例
2010 年 3 月,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傳統陶瓷生產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周期 5 個月,投資回收期 1.5 年,技術提供單位為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設備投入 1900 多萬元,建成規模 100 萬平米的大規格陶瓷薄板生產線;實現耗電量降至 4.6kwh/㎡,較改造前節約 20.83%;需水量降至65.71kg/㎡,較改造前節約 63.20%;綜合能耗降至 3.85 tce/㎡,較改造前節約 42.96%。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應用推廣比例能夠達到 11%左右,可實現節約陶土資源約 3 億噸(相當于 2015 年全行業的陶瓷原
料使用量)、綜合節能 3000 萬tce/a、減排粉塵 3 萬t/a、SO2 2萬t/a、NOx 8 萬t/a。
(三)節能隔音真空玻璃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
光伏建筑領域隔冷熱隔音玻璃的生產加工。
2.技術原理及工藝
利用保溫瓶原理和顯像管技術,將平板玻璃與Low-E玻璃四周熔封,中間用微小支撐物間隔 0.1mm-0.2mm,將間隙抽真空達到 10-4Pa。實現了良好的保溫絕熱和隔音功能,傳熱系數低至 0.5 W/m2K以下、隔音量大于 36dB,且隔熱保溫性能不受安裝角度影響。
3.應用案例
青島大榮置業中心恒溫恒濕寫字樓外墻玻璃安裝項目,該建筑是住建部“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建設周期 3 個月,真空玻璃使用量 7000 ㎡。技術提供單位為青島新亨達真空玻璃技術有限公司。項目投入 140 萬元,建設完成后,相對于使用Low-E中空玻璃,實現節電 35 萬kWh/a,節能 113tce/a,減排CO2 300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真空玻璃市場將達到 750 萬m2,應用推廣比例達到 5%,可形成節能 12 萬tce/a,減排CO2 32.3 萬t/a。
(四)磁鐵礦用高壓輥磨機選礦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磁鐵礦選礦領域。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高壓輥磨機工藝,將礦石反復破碎和磁選并不斷將粗粒尾礦排出,最終將礦石破碎到 1mm以下。而顆粒尾礦則以廢石的形式堆存,不占用尾礦庫,提高堆存的穩定可靠性,大幅減少安全隱患。節省尾礦庫達 70%,節省占地和投資;
與傳統的選礦工藝相比,節約 30%~50%的電耗。工藝流程如下:
3.應用案例
福建省德化鑫陽礦業有限公司超細碎高效預選技改工程項目,年處理礦石量 150 萬噸,年產精粉 70 萬噸,采用高壓輥磨機替代原有 3 段破碎工藝。節能改造后粉磨系統綜合平均電耗由原來的 21kwh/t 降至 16kwh/t,節能 23.8%。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推廣比列可提高至 30%,每年投入使用100 臺左右高壓輥磨機,可形成節能 420 萬tce/a。
(五)陶瓷納米纖維保溫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保溫保冷絕熱工程領域。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陶瓷納米纖維保溫技術是以玻璃纖維和陶瓷纖維等多種纖維為骨架,采用膠體法和超臨界強化工藝將陶瓷材料制備成為納米級材料,粒徑小于 40nm(空氣分子團自由行程約為 70nm)的陶瓷粉體占 98%以上,形成真空結構,從而絕冷熱保溫。陶瓷納米纖維制備工藝如下:
陶瓷組分溶于醇類—化學法凝膠—強化脫水—超臨界物理強化。
3.應用案例
燕山石化中壓蒸汽管線隔熱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北京兆信綠能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約 350 萬元人民幣,投資回收期 2.8 年;3.5MPa蒸汽管線長 1350 米,全部采用 50mm厚陶瓷納米纖維保溫結構替換 250mm厚原保溫結構。實現節約蒸汽量 8288.13t/a,綜合節能 926.1tce/a,減排CO2 約2445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推廣比例達到 10%,預計投資額約 50
6億元人民幣,可形成綜合節能量 132 萬tce/a,減排CO2 約 349萬t/a。
(六)碳纖維復合材料耐腐蝕
泵節能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還原性腐蝕性介質的輸送領域。
2.技術原理及工藝
泵體、葉輪均采用碳纖維增強樹脂基材料,材料的強度高、重量輕,可實現比金屬泵更好的水力模型及更低的價格、比塑料泵具有更好的耐腐蝕性及 3 倍以上的使用壽命;采用模壓熱固化成型,線膨脹率低,泵體、葉輪表面光潔度高、同心度好,減少了泵內介質的運行阻力,同時采用 6 葉片設計,效率比金屬泵高 2%-5%,比塑料泵提升 40%左右。工藝路線如下:
模具-料片剪裁-鋪貼-預成型-熱固化-脫模-檢驗-入庫
3.應用案例
2013 年侯馬北銅銅業有限公司空塔、填料塔設備
凈化系統項目,項目投資 40 萬元,建設期 2 個月,技術提供單位為大連富鼎碳素裝備有限公司。將整個硫酸車間凈化系統的泵全部換成碳纖維泵,實現綜合節能 194tce/a ,減排CO2 463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推廣比例達到 20%,10000 臺左右碳纖維復合材料耐腐蝕泵投入使用,可形成綜合節能 8.85 萬tce/a,
減排CO2 23.15 萬t/a。
(七)高效降膜式蒸發設備節能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化工行業乙二醇、乙醇胺、己內酰胺、聚碳酸脂、腈綸、氯堿等的生產工藝。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高效降膜式蒸發器(再沸器)管箱采用單級或多級結構的液體分布盤,使液位更穩定、液體分布更均勻。(如右圖所示)采用旋流式分布器定位內部換熱管,避免出現換熱管內偏流、干點等現象,保證了液膜的穩定、均勻分布。換熱管可采用光管,也可采用外表面縱槽管,管外也可以傳熱強化。與普通換熱器相比較,傳熱效率提高 40%,減少蒸汽用量 30%,使用周期內可免清洗。
3.應用案例
上海石化乙二醇裝置降膜式再沸器節能技術改造項目,項目投資額 240 萬元,投資回收期為 0.74 年,技術提供單位為華東理工大學。對上海石化乙二醇裝置精制工段乙二醇、二乙二醇、多乙二醇塔底,三臺傳統再沸器進行了技術改造,實現節約蒸汽 27200t/a,蒸汽用量減少 30%以上,實現節能2638 tce/a,減排量CO2 6965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推廣比例達到 30%,30套高效降膜式蒸發器設備投入使用,可實現節能量 31.2 萬tce/a,減排量CO2 82.4 萬t/a。
(八)含納米添加劑的
節能環保潤滑油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潤滑油性能優化。
2.技術原理及工藝
潤滑油中的納米添加劑可使發動機摩擦系數降低,減少發動機功率內耗,增大有效功率;多種納米添加劑具有極佳的自動填充修復功能(填充凹凸不平金屬表面),可增強發動機氣缸密封性,使氣缸竄氣和氣缸壓力損失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使燃燒更為充分,發動機額定功率得以充分發揮。根據實驗數據測算,可提高內燃機效率 4%左右,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3.應用案例
山東小松油品有限公司潤滑油生產工藝改進項目,項目投資額 1500 萬元,建設周期 1 年,技術提供單位為山東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對添加劑調和系統進行技術改造,將傳統機械攪拌改造為國際領先的脈沖調和系統,實現年產含納米添加劑的潤滑油 1.5 萬噸。按照全做內燃機潤滑油來測算,節能率 4%,可實現年節能量 5.5 萬tce/a,減排CO2 14.5萬t/a,降低尾氣排放CO下降 59.1%,HC下降 39.3%。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推廣比例達到 10%,節能環保潤滑油年需求量 40 萬噸/年,可形成節能 172 萬tce/a,減排CO2 455萬t/a。
(九)蓄熱式電石生產新工藝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電石生產行業。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通過耦合預熱爐熱解技術和電石生產技術,降低原料成本,提高電石生產速率;采用高效熱解技術提取中低階煤中的油氣產品,提高工藝的經濟性;熱解產生的高溫固體球團攜帶顯熱直接輸送至電石爐,充分利用熱解固體的顯熱,降低電石生產的電耗。工藝流程如下:
3.應用案例
內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 6×33MVA電石爐技改年產 1億Nm3LNG項目,主要設備投資 16044 萬元,建設期 1 年,技術提供單位為神霧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改造 42 萬t/a電石-1 億Nm3/a LNG生產線,改造完成后,電石生產電耗
2819.3 kWh/t,與改造前相比節電 707.8 kWh/t,可實現節能1057.5 萬tce/a,減排CO2 2791.8 萬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推廣比例達到 36%,將推廣到 2000 萬噸/年的電石生產線應用,可形成節能 470 萬tec/a,減排CO2 1240 萬t/a。
(十)熱風爐優化控制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鋼鐵行業高爐的熱風爐優化控制。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通過采集處理溫度、流量、壓力和
閥位等工藝參數,建立各熱風爐工藝特點數據庫;適時判斷不同的參數變化和燒爐情況,利用模糊控制、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等控制技術,自動計算出最佳空燃比,配合人機界面和數據庫對燒爐控制參數進行修改維護,實現燒爐全過程(強化燃燒、蓄熱期和減燒期)自動優化控制,綜合節能率 5%以上。
3.應用案例
山東德州永鋒鋼鐵 4 號高爐熱風爐優化控制系統,技術提供單位為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項目投資額 150 萬,建設期 1 個月,投資回收周期 2.2 個月,更換 1080m3的高爐熱風爐的煤氣流量計和空氣流量計,增加 1 套熱風爐優化控制系統,更換后可實現綜合節能 4710tce/a,減排SO2 77.7t/a,CO2 11775t/a,NOx 73.5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推廣比例達到 10%,約 300 套此項技術投入應用,可形成節能 141 萬tce/a,減排CO2 353 萬t/a。
(十一)焦爐上升管荒煤氣顯熱回收利用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鋼鐵、焦化等行業焦爐荒煤氣余熱回收工藝。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通過上升管換熱器結構設計,采用納米導熱材料導熱和焦油附著,采用耐高溫耐腐蝕合金材料防止荒煤氣腐蝕,采用特殊的幾何結構保證換熱和穩定運行有機結合,將焦爐荒煤氣利用上升管換熱器和除鹽水進行熱交換,產生飽和蒸汽,將荒煤氣的部分顯熱回收利用。工藝流程圖如下:
3.應用案例
河鋼集團邯鄲分公司焦化廠 5#、6#焦爐荒煤氣顯熱回收利用工程,技術提供單位為北京動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江南冶金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投資額 2800 萬元,建設期 12 個月,投資回收期約 3.5 年。新建余熱利用系統和設備,用 90 個上升管換熱器替換原有上升管,并配套建設汽包、水泵、管路及控制系統。實現綜合節能 8569tce/a,減排CO2 22625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焦化行業推廣比例可達 35%,項目總投資可達 50 億元,可形成綜合節能 185 萬tce/a,減排CO2 488萬t/a。
(十二)綠色預焙陽極焙燒節能改造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炭素行業焙燒工藝節能。
2.技術原理及工藝
應用新型焙燒爐節能耐溫燃燒器、焙燒爐專用節能密封火孔蓋,采用焙燒火道墻的離線砌筑方法和焙燒爐自動化燃燒技術,從而達到優化預焙陽極焙燒曲線,降低陽極天然氣單耗的目的。主要工藝包括預焙陽極焙燒爐自動化燃燒系統、七室焙燒節能新工藝、新型的焙燒爐火道墻的離線砌筑方法及節能設施設備。
3.應用案例
2014 年,索通 28 萬噸新型環式焙燒爐節能系統技術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索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投資額 1104.7 萬元,建設期 1 年。改造完成后,陽極天然氣單耗由 72.5m3/t下降至 60.8m3/t,降低天然氣消耗 332.3 萬m3/a,實現節能 3920.9tce/a,減排CO2 9802.3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預焙陽極生產行業此項技術推廣比例可達 20%,約 400 萬噸產能,可形成節能 5.17 萬tce/a,減排CO2 12.74 萬t/a。
(十三)還原爐高工頻復合電源節能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多晶硅、單晶硅、藍寶石等生產工藝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通過高頻電源參與工頻電源控制系統的疊層供電控制技術,實現高頻化后的加熱電源系統對多晶硅生長的影響作用。同時利用視覺測溫技術在還原爐電流與溫度雙閉環控制系統中的實際應用,建立基于電源頻率、硅棒溫度、直徑生長率等多參數測控的電源控制系統,實現對多晶硅還原爐的最優化控制。
3.應用案例
新疆大全
新能源 18000 噸多晶硅項目還原裝置 18 臺36對棒還原爐電控系統進行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 5418 萬元,建設周期一年六個月、分兩期建設。委托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對項目能耗進行了監測,以 18 臺還原爐電控系統改造項目為計算基礎 , 還原電耗從 55kWh/kg 降低至50kWh/kg,節電 13670 萬kWh /a,實現節能 4.7845 萬tce/a,減排CO2 10.253 萬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推廣應用比例可達 35%,可實現節能12.39 萬tce/a,減排CO2 26.55 萬t/a。
(十四)機床用三相電動機節電器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三相異步電動機驅動的機床設備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取樣電動機運行中“瞬時有功負荷”作為控制信號,實時監控測量實際負荷、自動調整有功功率,有效減少機床能耗。控制流程為:“瞬態有功負荷”→大于額定功率 1/2 自動調整為大功率→小于額定功率 1/3 自動調整為小功率→循環監控調整電動機“瞬態有功負荷”→實時調整電動機功率。
3.應用案例
寶雞機床集團公司普通車床及CJK數控車床(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第二批)》)的節能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北京優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投資額 862 萬元,建設期 1-2 年,為年產 600 臺CJK數控車床和年產 5000 臺CS6140-6266 普通車床配套“微計算機控制三相電動機節電器”,電動機裝機容量合計 42000 千瓦。實現綜合節能 3396.3tce/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在機床行業推廣達到 5%,可節能改造18.9 萬臺機床,形成節能 10.2 萬tce/a,減排CO2 23.79 萬t/a。
(十五)智能電饋伺服節能系統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壓鑄機、注塑機、熱剪機等的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電饋伺服節能系統通過接駁主電機,取設備實時電流、電壓、流量信號回傳CPU處理器,按各工藝模擬量計算出電機實時所需功率,從而通過IGBT功率模塊在 0.1 秒內調節電機功率,達到按需提供功率的狀態,實現節約電能。
3.應用案例
廣東鴻圖南通壓鑄有限公司壓鑄機節能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江蘇亞邦三博節能投資有限公司,項目投資額370 萬元,建設期 8 個月,投資回收期 1.4 年,節能改造 58臺壓鑄機總功率 3848.5kW,可實現節電 364.5 萬kWh/a,可節能 1202.85tce/a,減排CO23211.6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可達到 5%,形成節電 8.4億kWh/a,節能 27.7 萬tce/a,減排CO2 74 萬t/a。
(十六)大型火電機組液耦調速電動給水泵變頻改造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火力發電行業發電機組給水泵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一體化變頻調速技術,將給水泵的轉速調節方式由
液力耦合器調節變為變頻調節,消除了液力耦合器的滑差損失,提高了給水泵組的效率。
3.應用案例
馬蓮臺電廠 1#機組給水泵變頻改造項目,項目投資額778.39 萬元,建設期 4 個月,對 2 臺給水泵電動機進行高壓變頻改造,節能改造后,實現平均節電率 19%,節電量 989萬kWh/a,節能量 3164.8 tce/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可在火電行業推廣 140 套此項技術,預計總投入 16.8 億元,可形成節能 55.2 萬tec/a,減排CO2 145.71萬t/a。
(十七)超音頻感應加熱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熱加工領域擠出機等設備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將工頻交流電整流、濾波、逆變成 25~40kHz的超音頻交流電,從而產生交變磁場,當含鐵質容器放置上面時,因切割交變磁力線會產生交變的電流(即渦流),渦流使鐵分子高速無規則運動產生熱能,從而實現含鐵物質的加熱,熱效率可達到 95%。高頻線圈不與被加熱金屬直接接觸,系統本身熱輻射溫度接近環境溫度,在 40℃以下,人體完全可以觸摸。
3.應用案例
綿陽長鑫新材料發展有限公司擠出機加熱系統節能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四川聯衡能源發展有限公司,項目投資額 237.5 萬元,建設期 2 年,采用超音頻感應加熱控制方式對 25 臺擠出機加熱系統進行專項節能技術改造,節電195.75 萬 kWh,實現節能 685.1tce/a,減排 CO2 1712.8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可達 3%,約可節能改造1000 臺擠出機,可形成節能 2.74 萬 tce/a,減排 CO2 6.85 萬t/a。
(十八)基于電流確定無功補償的三相工業節電器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低壓三相交流電動機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利用電容器具有充、放電和貯電的特性,采用并聯補償電容器的方式,利用帶有高速計算機芯片的自動限流補償控制器對用電器進行無功補償和有功電量剩余回收,并抑制瞬流、濾除諧波。
3.應用案例
2010 年,廣西大都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混凝土攪拌生產線節能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南寧恒安節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對 34 臺電動機安裝了 24 臺節電器,改造完成后,實現節能 163.296tce/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可達 10%,約可投入使用5 萬臺節電器,可形成節能 38.88 萬 tce/a。
(十九)基于智能控制的節能空壓站系統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空壓站系統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先進測控制技術、閥門技術、工業變頻技術、綜合熱回收技術,對壓縮空氣系統中的空壓機、冷燥設備、過濾設備、儲氣罐、管網閥門、終端設備等單元進行優化控制,優化壓縮空氣系統能量輸配效率,提高空壓機系統能效,從而達到綜合節能。工藝流程如下:
3.應用案例
神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簾子布公司空壓系統節能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杭州哲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節能改
造零氣耗余熱干燥系統、空壓高效分級輸送系統、群控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節能改造后,節能率 26%,節電量達 662 萬kWh/a,節能 2317tce/a,減排 CO2 5792.5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可達 5%,形成節能 4 萬tce/a,減排 CO2 9.97 萬 t/a。
(二十)繞組式永磁耦合調速器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通機行業動力源節電或控制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電機帶動繞組永磁調速裝置的永磁轉子旋轉產生旋轉磁場,繞組切割旋轉磁場磁力線產生感應電流,進而產生感應磁場,該感應磁場與旋轉磁場相互作用傳遞轉矩,通過控制器控制繞組轉子的電流大小來控制其傳遞轉矩的大小以適應轉速要求,實現調速功能,同時將轉差功率反饋再利用,解決了轉差損耗帶來的溫升問題,提高了能效。
3.應用案例
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煉鋼二車間 2500kW除塵風機節電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江蘇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回收期 6.9 個月。改造后無液壓油損耗,可靠性高,能有效隔離振動和噪聲,減少整個傳動鏈內所有設備的沖擊負載損害,維護成本低,且將轉差損耗引出回饋至電網回收再利用,實現節電 430.5 萬kWh,節能 1506.75tce/a,減排CO2 3228.75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可達 5%,預計將有 10000臺套繞組式永磁耦合調速器將取代液力偶合器,形成節能301.35 萬tce/a,減排CO2 645.75 萬t/a。
(二十一)空壓機節能驅動一體機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壓縮機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卸載停機技術,通過采集多路溫度、壓力、用氣量等負載特性,自動識別并控制停機時間,減少空氣壓縮機卸載能耗,從而提高能效水平。
3.應用案例
2016 年 11 月安徽鵬華空壓機節能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東澤節能技術(蘇州)有限公司。項目投資 0.56 萬元,投資回收期 4 個月。實現節電 25680kWh/a、節能 8.98tce/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可達 10%,形成節電338500 萬kWh/a、節能 118.5 萬tce/a。
(二十二)壓縮空氣系統節能優化關鍵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壓縮機系統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主控單元、分控單元和節能輔控單元及互聯網架構技術,監測、查詢、控制空壓機運行信息,通過預測控制、容錯控制、自學習算法、云計算數據處理等功能對空壓機群進行節能控制。同時對相關設備進行電力計量,監測管網中壓縮空氣的壓力、流量、溫度、露點和冷卻水的壓力、溫度、流量等信息。
3.應用案例
宜賓環球格拉斯玻璃制造有限公司項目,對壓縮空氣系統實施節能及信息化管控系統增設改造,建設周期 4 個月,項目投資 320 萬元,技術提供單位為北京愛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規模節能率達 23.17%,每年實現節電 478萬kWh,約合 1530tce,年節能效益 334.96 萬元。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達到 10%,每年節約 160萬 tce,年減排能力 430 萬 tCO2。
(二十三)基于磁懸浮高速電機的離心風機綜合節能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市政污
水處理等行業。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磁懸浮軸承大幅度提升轉速并省去傳統的齒輪箱及傳動機制,采用高速永磁電機與三元流葉輪直連,實現高效率、高精度、全程可控。相比傳統羅茨風機節能 30-40%、相比多級離心風機節能 20%以上、相比單級高速鼓風機節能10%-15%。
3.應用案例
青浙江閏土集團生態化公園污水廠風機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億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日處理量 5000t 印染廢水,運用本技術,替代原先 3 臺羅茨風機,項目總投資225 萬,建設期 15 天,項目節能量 393.8tce/a,每年節約電費 90 萬元,兩年半可回收投資,并且降低環境噪音 30db,改善工作環境。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將超過 20%,可形成節能 76.87萬 tce/a。
(二十四)磁懸浮離心式鼓風機節能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污水處理行業以及物料輸送領域。
2.技術原理及工藝
將磁懸浮軸承和大功率高速永磁電機技術集成為高速電機,外加專用高速永磁電機變頻器形成高速驅動器,采用直驅結構將高速驅動器和離心葉輪一體化集成(結構示意圖見下圖),實現高速無摩擦高效懸浮旋轉。
3.應用案例
2014 年 12 月,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上虞市金冠化工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節能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 366 萬元,采用 4 臺磁懸浮離心式鼓風機對原有 6 臺羅茨鼓風機進行替換改造。項目改造后,每小時節電 326kW,全年節電量為 280 萬kWh,實現節能 980 tce/a,減排CO2 2786t/a。以電價 0.8 元/kWh計算,年節約電費約 224 萬元,投資回收期 1.6 年。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該技術產品在中國鼓風機市場的推廣比例將達到 20%,形成節能 215 萬tce/a,減排CO2524.39 萬t/a。
(二十五)新能源動力電池隧道式全自動真空干燥節能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干燥設備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新能源動力電池隧道一體式干燥系統,通過高真空充氮加熱干燥、冷卻段與加熱段之間交替能量循環利用等技術,進行能量系統優化,在一個干燥系統內完成全部干燥工序,實現節能與產能的雙提高。
3.應用案例
比亞迪鋰電池股份有限公司 26 臺動力電池隧道式全自動真空干燥節能系統,技術提供單位為深圳市時代高科技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裝機容量 10Gwh。年節能 2.37 億kWh。年創效益 1.25 億,投資回收期 2 年。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該技術的推廣比例將達到 35%,節能能力達 95.8 萬 tce/a,減排 CO2 239.5 萬 t/a。
(二十六)硝酸裝置蒸汽及尾氣循環利用能量回收機組系統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石化行業,雙加壓法硝酸生產裝置領域。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汽輪機、NOx壓縮機、齒輪箱、軸流壓縮機和尾氣透平組成的回收系統,回收硝酸裝置產生的蒸汽及尾氣。通過汽輪機回收氨氧化的反應熱并拖動整個機組運行,NOx壓縮機加壓氧化爐中的氮氧化并回收NO2,尾氣透平回收NOx吸收后的剩余能量,與汽輪機共同驅動機組,并向裝置界外供蒸汽。
3.應用案例
2008 年,河南晉開化工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902t/d稀硝酸裝置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建成后,實現節電 15675.12 萬kWh,投資回收期為 2.5 年。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該技術在行業內達到的推廣比例 35%,總投入 5 億元,可形成節能 600 萬tce/a。
(二十七)燒結余熱能量回收驅動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冶金領域燒結余熱能量回收。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集成配置原有的電機驅動的燒結主抽風機和燒結余熱能量回收發電系統,形成將燒結余熱回收汽輪機與電動機同軸驅動燒結主抽風機的新型聯合能量回收機組。取消了發電機及發配電系統,合并自控系統,潤滑油系統,調節油系統等,避免了能量轉換的損失環節,增加了能量回收,確保裝置在各種工況下都不會影響到燒結生產線的正常運行,并且能最大限度回收利用燒結煙氣余熱的能量。
3.應用案例
鹽城市聯鑫鋼鐵有限公司 SHRT 機組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建成后,能量回收效率在之前系統各自獨立的基礎上可提高 6%左右,年節約標準煤 10240t。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該技術在行業內達到的推廣比例 35%,可形成節能 112 萬tce/a。
(二十八)干式高爐煤氣能量回收透平裝置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鋼鐵行業高爐煤氣余壓余熱發電。
2.技術原理及工藝
利用高爐爐頂煤氣的余壓余熱,采用干式煤氣透平技術,把煤氣導入透平膨脹機,充分利用高爐煤氣原有的熱能和壓力能,驅動發電機發電,最大限度地利用煤氣的余壓余熱進行發電。
3.應用案例
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 5050m3 高爐干式煤氣余壓余熱能量回收透平機組(TRT)項目,是目前國內已投運的最大的國產干式TRT機組,完全可替代進口 5000m3級以上高爐干式TRT機組。項目總投資 3915 萬元,投資回收期 5 個月,技術提供單位為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建成后,實現節能 7.68 萬tce/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該技術在行業內的推廣比例 35%,總投入約 120000 萬元,可形成節能 100 萬 tce/a。
(二十九)基于液力透平裝置的化工冗余能量回收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石油化工、海水淡化等流程工藝中產生的高壓液體能量回收。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創新泵反轉技術回收高壓介質富余能量,通過設計外殼、導葉、多級能量回收部件等結構,將高壓液體的剩余壓力能轉化為動能,實現能量的回收利用;通過透平與超越離合器等組合回收機械能,并與驅動電機帶動負載泵,形成液力透平冗余能量回收系統。
3.應用案例
中國石化武漢分公司煉油改造二期工程中的 180 萬 t/a的原料加氫處理裝置項目,配套用高壓液力透平(泵)能量回收機組,技術提供單位為合肥華升泵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回收期 1.5 年。項目建成后,實現 101 萬 tce/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該技術推廣比例達到 35%,形成節能 81.2萬tce/a。
(三十)舊電機永磁化再制造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Y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永磁化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通過對永磁體進行勵磁,使電機的三相定子繞組產生以同步轉速推動的旋轉磁場,驅動電機旋轉并進行能量轉換,降低電機運轉時的損耗;采用高功率因數減小定子電流,定子繞組電阻損耗較小,進一步提高效率,實現節能。
3.應用案例
嘉興市中輝紡織有限公司節能改造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瑞昌市森奧達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建設期 20 天,投資回收周期 10 個月,對化纖倍捻機 208 條生產線 416 臺Y2 系列7.5 電機進行高效化節能改造。項目建成后,416 臺電機全年節約用電165.92萬kWh,實現節能5.803萬tce/a,減排CO2 11.5萬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推廣市場 2%,即再造高效永磁電機 1700萬kW,可形成節能 214.2 萬tce/a,減排CO2 426.56 萬t/a。
(三十一)余熱
鍋爐動態補燃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工業行業余熱鍋爐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利用現場工況可以提供的其他燃料(如煉鋼企業高爐煤氣)通過煙氣發生裝置產生高溫煙氣與鍋爐所需余熱煙氣進行均勻混合換熱,通過對煙氣流量、溫度的監控調節,實現余熱鍋爐和發電系統熱力參數優化及動態特性優化,提高余熱發電系統的穩定性。
3.應用案例
銅陵富鑫鋼鐵有限公司 10m2 豎爐球團生產線,新建一臺 32t/h的余熱鍋爐及動態補燃系統,回收利用燒結環冷機及球團帶冷機余熱,產生低壓蒸汽,蒸汽作為汽輪機補汽汽源,汽輪發電機組發電功率約 6MW。項目總投資 450 萬元,系統發電量提高 3.07MW,節能量達 2.73 萬t/a,系統年收益約1228 萬元。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該技術產品預期投入 1000 萬/年,可實現節能 100 萬tce/a。
(三十二)工業鍋爐高效低 NOx 煤粉清潔燃燒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 6~75t/h工業鍋爐節能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針對工業鍋爐和大型電站鍋爐相比起來“小”的特點,緊緊抓住改善煤粉燃燒條件這個關鍵,把“爐”和“鍋”分開來,采用煤粉先進入“爐”(燃燒器)中進行高容積熱強度、高溫、旋風、貧氧等組合燃燒技術,達到抑制NOX生成和排放的目的。項目技術是在總結前人“煤粉液排渣旋風燃燒技術”經驗
的基礎上,借鑒國際新型鍋爐降低NOX生成的先進理論,煤粉在燃燒器內高效、強還原氣氛下高強度燃燒,實現了強化燃燒與污染控制的雙重功效。
3.應用案例
上海題橋紡織染紗有限公司 2 臺蒸汽鍋爐及 2 臺有機熱載體鍋爐系統改造,技術提供單位為上海題橋煤清潔燃燒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投資分別為 810 萬元、520 萬元,項目建設期分別為 8 個月及 6 個月。項目建成后,分別實現節能4600tce/a和 1800tce/a,污染物排放全部低于上海市地方標準《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387-2014)控制指標。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推廣高效低NOx煤粉鍋爐 1.2 萬蒸噸,實現節能 207.12 萬tce/a,減排CO2 545.75 萬t/a。
(三十三)高效超低氮燃氣燃燒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燃煤、燃氣工業鍋爐節能減排技術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采用集成濃淡燃燒技術、分級燃燒技術、超級混合技術、三維建模技術和CFD仿真技術的超低氮燃燒器,配合煙氣再
循環系統(OFGR)、燃盡風系統實現燃氣的低氧、低背壓、高效燃燒。鍋爐煙氣含氧量降低至 2-2.7%,系統背壓降低2000Pa以上,NOX排放≤28mg/Nm3。工藝流程如下:
3.應用案例
北京華源熱力管網有限公司門頭溝城子熱源廠58MW熱水鍋爐節能改造項目,項目投資 186.6 萬元,建設期 6 個月,技術提供單位為上海華之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更換超低氮燃燒器配套煙氣再循環系統,實現節能 1049tce/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共計完成燃氣鍋爐低氮改造 18000 蒸噸,實現節能 2.36 萬tce/a。
(三十四)高效粉體工業鍋爐微排放一體化系統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燃煤工業鍋爐節能減排技術改造。
2.技術原理及工藝
通過以廢治廢方法治理煤炭燃燒所產生的 SO2、NOX排放的有害氣體(霧霾源),以達到真正煤炭清潔高效燃燒外,在不外加任何其它脫硝脫硫添加劑下,達到天然氣排放標準。高效粉體工業鍋爐微排放一體化系統采用最適合粉狀燃料燃燒的室燃爐,配套精密粉體儲供系統、低氮空氣分級燃燒系統、FGR 爐內脫硝、余熱回收、高效布袋除塵、粉煤灰濕法脫硫和全過程智能化自動控制系統。
3.應用案例
綠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1500 萬大卡鍋爐節能減排改造,技術提供單位為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300 萬元,投資回收期 2-3 年。項目采用 1 臺 1500 萬大卡高效多元化粉體工業鍋爐對原有 2 臺 12000MA舊體鏈條式導熱油鍋爐進行改造,改造后實現節能量7467tce/a,減排NOX 38.48 t/a,減排SO2 102.62 t/a,減排煙塵 76.96 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可改造 6000 蒸噸中小型燃煤工業鍋爐的節能改造,實現節能 237.6 萬tce/a。
(三十五)節能型水電解制氫設備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分布式能源領域,適用于電能置換與貯存。
2.技術原理及工藝
該成套裝備的技術中,采用了平板--拉網結構,改進了原來的沖壓乳頭結構,使設備小型化,簡化了制作工藝、提升了設備性能。高親水性非石棉隔膜取代石棉隔膜,有效降低了電解電壓,提升了設備性能,解決了石棉引起的致癌問題。新型電極材料,新型工藝的采用,電解槽墊片的改進,使設備電流密度達到了 4000A/m2,比原來同體積設備產氣量增加一倍。采用自動化控制,設備各個工藝參數和氣體純度都自動檢測,完全能實現無人值守。在保證達到了常規水電解制氫設備所要求的產量及純度要求的基礎下,高效、低能耗水電解制氫設備重點改進在其電流密度和單位能耗,電流密度比常規水電解制氫設備提高了一倍,單位能耗下降10%-20%,達到 GB32311 能效標準一級標準。
3.應用案例
江西耀升工貿發展有限公司兩套水電解制氫設備節能改造項目,項目采用 200m3/h節能型水電解制氫設備,與之前傳統設備相比,實現節能 597.2tce/a,減排CO2約 1456.5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列可達約 10%,可形成節能2.5 萬tce/a,減排CO2約 6.1 萬t/a。
(三十六)清潔能源分布式智能供暖系統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建筑、樓宇等供暖。
2.技術原理及工藝
根據不同城市生活小區能源供應性價比配套不同的天然氣鍋爐、電蓄能鍋爐、空氣源機組、
太陽能光熱、光伏分別不同類型的清潔能源做熱源。供暖系統安有熱計量裝置、溫控裝置、機組智能控制器,氣溫檢測裝置、數據集中器、計算機服務器。數據集中器將熱計量裝置、溫控面板、無線智能角度閥、機組、氣溫檢測裝置、氣溫檢測裝置的數據實時傳輸到系統服務器;服務器根據上傳數據對室外氣候狀況及室內溫度變化進行分析,通過無線智能角度閥調節室內溫度、通過機組調整熱水流量及溫度,使供暖系統運行在能源消耗與供暖設定溫度的需求達到平衡,節能而不影響舒適度,整個系統通過智能自動控制達到節能的目的。
3.應用案例
羊亭鎮南小城村供熱配套工程,技術提供單位為威海震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投資額 360 萬元,建設期 75天,通過智能供暖管理平臺對全村進行分布式的集中供暖管理,實現節能 192.6 tce/a,減排 CO2 962.2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達到 10%,形成節能 353.9萬tce/a,減排C02 1768.58 萬t/a。
(三十七)數據中心用 DLC 浸沒式液冷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電子信息行業,適用于數據中心IT設備的冷卻。
2.技術原理及工藝
服務器等IT設備放置于定制的液冷機柜中,機柜內注滿絕緣無毒的冷卻液,所有IT設備完全浸泡在冷卻液里。冷卻液吸收了服務器的熱量后,通過循環泵,將機柜內的高溫液體經過管路送至液冷主機內,經過冷熱交換,高溫液體變成低溫液體,再重新回流至機柜,繼續吸收服務器熱量;同時,進入液冷主機的水經過熱交換后溫度升高,經過管路輸送至室外冷卻塔中,經過冷卻塔往大氣散熱后,溫度降低,再經過水泵送至換熱器,繼續吸收換熱器的熱量。至此,通過冷卻液和水的兩個冷熱循環,將服務器產生的熱量置換到室外大氣中。該技術無需電制冷空調設備,完全利用自然冷源,可大幅降低數據中心冷卻系統能耗。在同等IT負載下,采用液冷技術的數據中心PUE值如果為 1.2,冷卻系統能耗約為節能風冷空調系統能耗(PUE=1.6)的 1/3;約為傳統風冷空調系統(PUE=2.2)能耗的 1/6,節能效果十分顯著。技術原理圖如下:
3.應用案例
北京三軸空間科技有限公司 DLC 浸沒式液冷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網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投資 360 萬元,項目建設期 3 個月,項目建成后,運行一年累計節電317988kWh,實現節能 101.8tce/a,減排 CO2 23.8t/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達到 20%,可形成節電 6.25億kWh/a、節能 20 萬tce/a、減排CO2 46.875 萬t/a。
(三十八)導光管日光照明系統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工業照明領域,適用于車間廠房、場館倉庫等照明。
2.技術原理及工藝
導光管日光照明系統是太陽能光利用的新方式,可以替代日間電照明的新能源,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照明能耗。通過室外的采光裝置捕獲和收集陽光,并將其導入系統內部,再經過高傳導性能的導光管進行傳輸,最后由底部的精密漫射器將濾掉紫外線的光線均勻照射到室內。系統密閉、保溫、隔熱,能完全替代白天的電力照明。結構示意圖如下:
3.應用案例
雀巢(中國)有限公司雙城生產基地日光照明項目,技術提供單位為盛旦節能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項目投入 19萬元,年度實現效益 11.2 萬元,投資回收期 1.7 年,實現節能 30tce/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達到 20%。可形成節能662.9 萬tce/a。
(三十九)秸稈清潔制漿及其廢液肥料資源化利用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適用于農作物秸稈節能減排及綜合利用。
2.技術原理及工藝
該技術針對秸稈纖維及其制漿造紙、制肥特點,以實現精細化備料、木素高效脫除、降低黑液粘度及提高黑液提取率為目標,達到節能減排,形成適于秸稈的獨特制漿技術體系。采用錘式備料技術,提高備料草片合格率,減少蒸煮用藥量和蒸汽消耗;采用草漿置換蒸煮技術和機械疏解-氧脫木素技術,提高漿得率,減少清水用量;采用制漿黑液生產木素有機肥技術,通過噴漿造粒制成富含黃腐酸、鉀、硫和微量元素的綠色有機肥,實現了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工藝流程如下:
3.應用案例
山東泉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20 萬噸/年制漿生產線項
38目,技術提供單位為山東泉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總投資 50327 萬元,項目回收期 8.1 年(稅后)。項目建成后,實現節約清水 600 萬m3/a、減排廢水 600 萬m3/a,減排COD3040t/a,消除了AOX的產生,綜合節能 3.06 萬tce/a。
4.未來五年推廣前景及節能減排潛力預計未來五年,技術推廣比例達到 20%,可形成節能 306萬tce/a。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