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研究報告 » 正文

我國大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狀況與控制對策

發布時間:2017-8-29 來源: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編者按:近日,環境保護部第七輪次“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發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問題最突出,占本輪次檢查發現問題總數的38.6%。大部分VOCs不僅本身具有較強毒性,而且還是影響....
編者按:近日,環境保護部第七輪次“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發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問題最突出,占本輪次檢查發現問題總數的38.6%。大部分VOCs不僅本身具有較強毒性,而且還是影響我國區域大氣復合污染的重要前體物和參與物。無論是民眾關心熱議的細顆粒物(PM2.5)還是臭氧(O3),都和VOCs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為此,特邀我院張新民研究員就VOCs污染的現狀、來源以及控制對策進行系統介紹。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是指在常壓下,任何沸點低于250℃的有機化合物,或在室溫(25℃)下飽和蒸氣壓超過133.32Pa,以氣態分子的形態排放到空氣中的所有有機化合物的總稱。VOCs不僅本身具有較強毒性,還是影響我國區域大氣復合污染的重要前體物和參與物。因此,控制VOCs對改善我國大氣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VOCs污染的危害性和控制的必要性

VOCs共包括烷烴、芳香烴類、烯烴類、鹵烴類、酯類、醛類、酮類和其它化合物8類。大約1/3的VOCs是有毒的,芳香烴類、酮類、酯類等可以引起皮膚、眼睛、呼吸系統、血液、肝腎臟、神經系統等中毒,如甲醛、苯等。VOCs不僅對人體有明顯的毒性效應,還具有多重環境效應。VOCs可以和氮氧化物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光化學煙霧;也能與大氣中的˙OH、NO3-、O3等氧化劑發生多途徑反應,生成二次有機氣溶膠,對環境空氣的O3和PM2.5均有重要影響(圖1)。


圖1VOCs多重環境效應(左)及近地面臭氧生成機制(右)(來源:USEPA)

在國際上,美國、歐盟等很早就認識到了VOCs對環境空氣質量的重要影響,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VOCs污染控制政策。當前,我國大氣污染問題復雜,呈現高污染負荷、多污染物疊加等特征,已從傳統的煤煙型污染逐漸過渡為以PM2.5和O3為特征的復合污染。2016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六項監測指標中O3是唯一一個不降反升的污染物。因此,必須加快推進O3和PM2.5的協同控制。VOCs作為PM2.5和O3共同的關鍵前體物,控制VOCs排放將有利于降低PM2.5和O3的濃度,減少灰霾和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

我國VOCs排放特征

1行業分布

我國VOCs排放來源非常復雜,工業門類齊全,產業規模龐大,且VOCs污染物種類繁多。根據《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源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公告2014年第55號),排放源主要包括交通源、工業源、生活源和農業源四大類。其中交通源包括道路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源和油品儲運銷等;工業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燒和工藝過程;生活源包括生活燃料燃燒、環境管理、居民生活消費、建筑裝飾和餐飲油煙;農業源則包括生物質露天燃燒源、生物質燃料燃燒源和農藥使用等。

基于上述技術指南和相關統計資料計算,2015年我國VOCs排放總量為2503萬噸。其中工業源VOCs排放最多,占總量的43%,其次是交通源排放的VOCs,占總量的28%,生活源和農業源排放的VOCs量比較接近,分別占總量的15%和14%(圖2)。按行業劃分,工業源中排放較多的是化工、工業涂裝、石化和印刷行業;交通源中,道路機動車油品儲運銷排放的VOCs較多;農業源中農藥排放的VOCs最多;生活源中家居用品、餐飲油煙和化妝品排放的VOCs較多。


圖22015年我國不同VOCs排放源構成

1區域分布

從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及省份角度看,2015年我國城市(群)VOCs排放量可依據其在全國總量的占比,分為>10%、5%~10%、3%~4%、1%~2%和<1%五個檔位(圖3)。其中介于3%~4%的城市數量最多,共13個;長三角地區VOCs排放量最大,占全國VOCs排放總量的19%;介于5%~10%之間的,從大到小依次為山東(9%)、京津冀地區(8%)、河南(7%)和珠三角地區(6%);介于3%~4%之間的,從大到小依次為四川、遼寧、湖北、湖南、黑龍江、福建、內蒙古、山西、吉林、云南、陜西、廣西、江西和新疆;介于1%~2%的,從大到小的城市分別為甘肅、重慶、貴州、海南和寧夏;<1%的分別為青海和西藏。


圖32015年我國重點區域及不同省份VOCs排放量占比

我國VOCs治理重點的確定

厘清VOCs對O3生成的貢獻大小是分區、分類、有序開展O3污染防治工作的關鍵。臭氧生成潛勢(OzoneFormationPotential,OFP)代表VOCs物種在最佳反應條件下對O3生成最大貢獻,是綜合衡量VOCs物種的反應活性對臭氧生成潛勢的指標參數;OFP廣泛應用于評估VOCs在某一地區O3生成中的作用;OFP大小決定于VOCs物種排放量及該物種的最大增量反應活性。通過估算不同區域、行業排放VOCs的OFP,確定生成O3的關鍵源和關鍵物種,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地區、重點行業VOCs污染控制。

1重點控制區域

根據重點區域對全國OFP的貢獻來看(圖4),我國VOCs源排放的重點控制地區應包括長三角(15%)、京津冀(10%)、珠三角(7%)和成渝地區(6%),特別要重視山東(10%)和河南(6%),這兩個省份對全國OFP的貢獻與重點地區的貢獻不相上下。


圖42015年重點區域和不同省份對全國OFP的貢獻

2重點控制物種和行業

依據VOCs臭氧生成潛勢研究結果,提出重點控制的VOCs排放物種和行業。


3重點控制區域


我國主要的VOCs控制措施

國家政策

2010年5月,環境保護部等9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正式地從國家層面上提出了加強VOCs染防治工作的要求,并將VOCs和顆粒物等一起列為防控重點污染物。我國VOCs控制工作的政策體系已初步形成,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2012年10月,《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出臺,把VOCs污染控制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指標,從此VOCs的監測市場被打開,VOCs治理正式進入政府視野。隨后環境保護部陸續發布了《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源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為開展我國VOCs排放清單提供技術支撐。2014年石化行業VOCs治理全面啟動,主要控制技術為泄露檢測與修復(LeakDetectionandRepair,LDAR);2015年全面啟動印刷行業VOCs治理,主要控制技術為濃縮轉輪和蓄熱式催化燃燒聯用。其他它重點行業的VOCs治理正在逐步開展。

法律約束

2015年8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版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第四章(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新增四個VOCs污染控制條款,包括含揮發性有機物的材料和產品、VOCs有機廢氣治理、建立工業涂裝臺賬以及泄漏管理等,體現了源頭削減、過程控制和終端治理的全過程控制理念。不僅如此,在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中關于罰則的規定大幅度提高。例如在第七章法律責任中多條涉及超標排放、不治理違規排放等規定。超標排放不僅要罰款、停業整頓,嚴重者還要追究法人責任。

標準管控

VOCs標準管控包括排放標準和監測標準兩個方面。概括而言,2010-2015年期間,平均每年發布2-3個VOCs相關標準。涉及物種包括總烴、VOCs、SVOC、揮發性鹵代烴、苯系物、醛、酮、酚8大類;采樣方式包括罐采樣、吸附法和采樣袋等多種方法;分析方法包括氣相色譜法(GC)、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方法(GC-MS)和高效液相色譜(HPLC)等方法。

建議

目前,我國已經具備開展VOCs污染控制的基本條件,但仍有許多技術細節需要研究:

依據O3污染的空間分布格局,劃定O3污染聯防聯控區,開展區域聯防聯控。同時在重點區域探索制定活性VOCs總量減排目標,并完善相關排放系數。

建立互相匹配的高精度VOCs和NOx排放清單,以城市為單位識別O3敏感性,科學協同削減VOCs和NOx。

研究建立VOCs成分譜采樣/分析標準和指南,加強典型行業VOCs排放成分譜研究,甄別VOCs活性物種及相關重點行業。

專家簡介:張新民,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大氣環境化學、VOCs污染排放與控制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方正县| 北京市| 夏河县| 洞口县| 喀什市| 邛崃市| 资阳市| 望城县| 桐庐县| 吉首市| 渝北区| 竹山县| 长泰县| 万盛区| 沧源| 岫岩| 图们市| 汽车| 都匀市| 金堂县| 德格县| 尼玛县| 都江堰市| 竹山县| 渝北区| 满洲里市| 永顺县| 咸阳市| 长沙县| 大洼县| 永安市| 宁陵县| 烟台市| 秀山| 安乡县| 肇州县| 维西| 麻江县| 哈尔滨市|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