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簡稱“《規劃》”)7月7日正式發布。《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全面提升住房綠色環保
節能建設水平,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促進住宅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市場動力,完善激勵政策,落實監管措施。推廣綠色建筑和節能節水節材技術,大力發展新型建造方式,不斷提高建設質量,提升居住環境品質。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上海要形成較完備的裝配式住宅技術標準體系、系列部品體系、質量控制體系和上下游產業鏈。到2020年,符合裝配式建造條件的新建住宅全部采用預制裝配式技術,上海全市裝配式住宅建筑單體預制率達到40%以上或單體裝配率達到60%以上。推廣裝修部品一體化預制技術,大力推進成品住宅,強化技術集成,改進施工方法,提高全裝修住宅的可改造性和耐久性。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上海外環線以內城區和崇明區(除征收安置住房外)新建商品住宅(三層以下的底層住宅除外)實施全裝修面積比例達到100%;奉賢區、金山區實施全裝修面積比例為30%,到2020年達到50%;其他區域達到50%。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全部采用全裝修。探索在毛坯交付的保障性住房中推行“大開間”設計理念,并逐步向市場化商品住房延伸,滿足住戶對空間可變的需要。
此外,上海將加快住房建設科技創新,建立健全推廣建筑信息模型(簡稱“BIM”)技術應用的政策標準體系和推進考核機制,創建國內領先的BIM技術綜合應用示范城市。大力推廣“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環保”的綠色住宅,新建住宅原則上全部按照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標準建造。圍繞提高住宅質量整體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科技創新平臺,促進新技術、新材料在住房建設領域中的集成與運用,形成一批研發生產基地和示范建設項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