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廈門市《廈門市培育發展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市場主體實施方案》發布,全文如下: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廈門市培育發展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市場主體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各開發區管委會:
《廈門市培育發展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市場主體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6月9日
(此件主動公開)
廈門市培育發展農村生活
垃圾污水治理市場主體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培育發展農村污水
垃圾處理市場主體方案的通知》(閩政辦〔2017〕37號),把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作為政府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市場體系,提高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水平和效率,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方案。
一、主要目標任務
以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為導向,營造有利的市場和政策環境,吸引社會資本以政府購買服務或PPP模式投入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2017年,各區都要推出1個以上工程包。到2020年,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市場主體規模明顯擴大,社會資本投入顯著增長,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形成全面開放、政策完善、監管有效、規范公平的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市場體系,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設施長期穩定運行。
二、培育市場化主體
(一)全面引入市場機制
鼓勵各區以區、鎮為單位,將轄區內村莊生活污
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或已建成項目的運營、水質監測捆綁打包組成一個或若干個污水處理工程包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專業公司負責建設、運營,以實現規模效應。鼓勵各區以區、鎮為單位,將轄區內環衛清掃保潔、中轉運輸捆綁打包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工程包委托環衛設備生產企業、城市環衛服務企業等專業公司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負責實施。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二)建立公平競爭機制
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通過公平競爭方式參與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設施建設和運營。各區要依法擇優選擇社會資本,對不同時具備投資能力、建設資質和運營能力的社會資本,鼓勵其組建聯合體參與競爭。鼓勵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已在本市投資、運營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的社會資本。各區要強化對市場主體進入市場的全過程監督管理,依法處理爭議和違法違規行為。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三)合理確定投資回報
在農村污水垃圾治理領域,社會資本主要依靠使用者付費、政府付費等方式收回投資并獲得合理回報。社會資本投入資本金內部收益率可按年化不超過6-8%測算,結合行業特點和利率水平進行適當調整,通過競爭方式確定。使用者付費項目,應約定價格形成、動態調整機制和補償機制。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創新管理、創新技術,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項目成本,提高項目投資回報水平。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四)明確雙方權責
簽訂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投資運營合同的雙方,應本著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約定雙方的責權利。任何一方違反合同的約定,造成另一方經濟損失的,均應依法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市場主體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適用環境標準和合同要求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村莊污水治理,承擔約定的治理責任。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五)建立有效付費機制
建立基于環境績效的付費機制,實現從“買工程”向“買服務”轉變。各區應結合本區實際,研究制定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績效評價辦法,合理設計績效指標,明確考核方法及付費標準。項目運營階段由各區相關部門或者委托第三方機構定期對運營情況、環境治理效果、經費使用績效等指標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作為向運營服務單位支付運營服務費用的重要依據。市區兩級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治理結果的監督、考核。各區在簽訂合同時,應綜合考慮電價、物價指數、利率、匯率、稅收、排放標準等可能對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成本產生影響的政策因素,建立合理的運營費用動態調整機制,由合同雙方通過調整運營費用等方式予以解決,并簽訂補充協議予以確認。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財政局、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六)建立市場主體信用制度
引入環保“領跑者”制度,培育農村生活垃圾、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先進龍頭企業,引領行業健康發展。把環境治理市場主體信用記錄歸集在企業名下,納入廈門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福建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福建)予以公示,將市場主體信用信息作為實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參考。建立行業內企業黑紅名單制度,根據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實行分類分級和動態監管,對違背市場競爭原則和侵犯村民合法權益的市場主體納入“黑名單”管理,對其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對失信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注冊執業人員等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對誠實守信主體在經營權、投融資政策等方面給予更大支持。引導市場主體加強自律,制定行業公約,鼓勵行業內企業依法相互監督。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發改委、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三、強化政策引導
(七)發揮財政投入引導作用
市區兩級相關部門要加大對村莊生活污水垃圾的財政投入,要將治理費用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繼續推行了“以獎代補”、“以獎促治”措施,堅持“競爭性分配”、“進步性獎勵”以及合理負擔、有所傾斜的原則,市級財政對各區實施以獎代補,各區在市級獎補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配套。村莊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建設費用市級財政按戶籍人口2000元/人進行補助,各區負責兜底;村莊生活污水截污納管項目建設費用市級財政按比例進行補助,集美、海滄區市級財政補助40%,同安、翔安區市級財政補助60%。
生活垃圾治理方面:根據《廈門市農村污水垃圾整治行動實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至2020年市財政每年安排4000萬元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用于村莊生活垃圾治理的各項任務,各區按照不少于1:1比例配套資金,并包干落實各項任務。
對于采用PPP模式且符合相應條件的項目,市級財政根據《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試點扶持政策的意見》(廈府辦〔2015〕172號)、《中共廈門市委辦公廳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廈門市關于建立正向激勵機制促進有效投資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委辦發〔2017〕13號)明確的相關規定給予獎勵。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八)探索建立村莊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收費制度
探索建立財政獎補與村民付費相結合的分攤機制。綜合考慮污染防治形式、經濟社會承受能力、農村居民意愿等因素,探索繳費水平和標準。
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對于使用廈門水務集團自來水的村莊,污水處理費在水費中計取;對于使用其他水源的村莊各區要根據水源使用現狀并結合實際,探索、出臺相應的收費制度。
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各區可參照《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市政園林局 市財政局市物價局關于廈門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使用暫行辦法的通知》(廈府辦〔2006〕81號)、《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將部分征收對象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委托供水單位代收的通知》(廈府辦〔2011〕159號)及《關于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委托供水單位代征的通知》(廈市政園林〔2016〕45號)的規定,采用掛水收費的方式適度收取保潔費用;對于使用其他水源的村莊,采用上門收取的方式進行收取或結合村莊實際,探索、出臺相應的收費制度。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財政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九)提供融資增信
符合國開行、農發行支持范圍的農村生活污水垃圾項目,各區政府要積極向上協助爭取支持。在自主決策、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銀行業機構開展收益權質押融資和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等,為農村生活污水垃圾項目提供多種融資支持。允許投資企業用項目預期收益權向金融機構質押貸款,用于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地方政府可采取相應增信措施或給予貸款貼息補助。
牽頭單位:市銀監局、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十)優化審批機制
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村莊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實行“一口受理、同步審查、告知承諾、容缺預審”的并聯審查審批機制。允許以區、鎮為單位,把多個項目打包成一個項目,實行一并報批、一并審批。
牽頭單位:市政務中心管委會、市規劃委、市國土房產局、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十一)落實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
各級政府要優先保障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等設施建設用地,簡化土地使用審批手續,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建設用地或使用集體建設用地,以劃撥方式或批準使用集體土地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納稅人提供污水治理勞務、垃圾治理勞務且符合稅法規定技術標準和相關條件的,可以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70%的稅收優惠政策。
牽頭單位:市國土房產局、市國稅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四、強化實施保障
(十二)建立協調合作機制
建立市直、各區協調聯動機制,按照職責分工,統籌研究解決培育農村生活垃圾、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市場主體的相關問題,落實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市場主體培育有關工作。各區應根據本區域特點制定實施細則。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環保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規劃委、市國土房產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十三)強化督查考核
市區兩級相關部門要強化督查考核,嚴格落實環保“黨政同責”,將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和市場主培育目標實現情況納入“黨政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并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十四)加強宣傳引導
各區要加強輿論引導,做好政策解讀,穩定市場預期,充分調動社會投資積極性。充分發揮新聞媒體、民間組織和舉報電話的監督作用,宣傳報道先進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推動市場主體履行農村生活垃圾、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約定責任。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17年6月12日印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