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污染治理投資近9000億元 環保市場“胃口”還很大
發布時間:2017-6-1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我們的發展與保護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像京津冀地區超過上限,環境污染重,污染排放大,生態損失大,還有一個環境風險高,造成的結果是生態產品的供需矛盾突出。”6月14日,在....
“我們的發展與保護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像京津冀地區超過上限,環境污染重,污染排放大,生態損失大,還有一個環境風險高,造成的結果是生態產品的供需矛盾突出。”
6月14日,在2017中國環保產業投融資論壇上,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在談到環境現狀時如是表示。
別濤介紹,根據2015年環境統計年報,污染治理投資涉及8800多億元,約占GDP總值的1.3%,約占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的1.6%,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建項目的環保設施投資等。
別濤說,環保部門做了研究,我國在“十一五”期間的環保投資是2.1萬億元,占GDP的1.4%,2015年的統計數據是占GDP的1.3%,這個數字的變化不是很樂觀,我國環保治理的需求很大,投資遠遠不足。
別濤表示,環保投入占同期GDP的比重,跟環境狀況的變化有一個關聯數據,環保投入占GDP比重低于1.5%,環境質量將持續惡化。比重大于1.5%可能會逐步好轉或者出現平衡,但仍然解決不了歷史遺留問題,只有在環保投入占GDP大于或等于3%的時候,才能使遺留的環境問題逐步得以解決,環境質量狀況才會得以好轉。
對此,別濤認為,環保投入與環境質量全面改善之間還存在著較大差距,需要技術的創新,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源的投入。
觀察注意到,早在2013年底,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就曾指出,雖然近年來財政用于環保的支出逐年增加,但環保投入占投資總額的比重卻在下降。參照發達國家的情況,我國環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至少應達到2%~3%。建議構建環保支出與GDP、財政收入增長的雙聯動機制,引導政府新增財力向環保領域傾斜。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