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出臺上市公司董監高減持新規,一周后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園林”)公告稱第三大股東中泰資管因自身業務發展需要減持3943萬股,減持均價為15.52元,合計套現約6.12億元。此前不久,東方園林宣布出售杭州富陽申能固廢環保再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能環保”)60%股權,而這距其買入僅不到兩年。
《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近兩年東方園林的財務指標、業務范圍以及發展模式等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自2009年登陸深交所,東方園林連續六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負值,2015年開始轉為正值,業務也從市政園林工程建設轉為以水系治理、土壤礦山修復為主的生態修復企業。最為吸引眼球的還是2015年以來連續并購開拓環保市場以及快速增加的PPP訂單數量。
東方園林證券部總經理陳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并購擴張腳步已經放緩,不會再花十幾億元去收購一個項目,重心會放在培育、整合已有資源方面;對于公司的財務狀況,陳女士認為總體比較“健康”。
15億出售申能環保60%股權
東方園林第三大股東中泰資管的減持,可以說完美避開了證監會的減持新規,減持后,中泰資管持有東方園林股份4.99%,不再是持股5%以上的股東。
就在大股東減持前一個月,2017年4月28日,東方園林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出售申能環保60%股權的議案》,將申能環保60%股權以15.115億元轉讓給杭州申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關于出售的原因,東方園林在公告中稱,此次交易前公司持有申能環保60%的股份,自然人胡顯春持有申能環保40%的股份。因在對申能環保的經營理念、后續發展戰略等方面,雙方難以達成完全一致。
陳女士解釋稱,公司收購申能環保肯定是想做擴張和發展,因為處于經營管理的過渡期,且原股東和公司持股比例相當,在經營理念、發展步驟方面存在差異,會阻礙申能環保的發展,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所以選擇出售。“舉例而言,東方園林大股東想在廣州開廠擴產,但原股東覺得擴產后盈利能力不會如預期那么好,沒有其他矛盾。”
東方園林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85%以上的收入和利潤來源于以水系治理為主的PPP項目施工等收入,因此出售申能環保股權對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影響不大。而且,本次交易會收回大量現金,有利于降低公司財務成本和經營風險。
申能環保是一家從事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的環保型企業,國內含金屬危險廢物領域的先進企業,主要服務于冶煉、鑄造、加工、電鍍行業產生的廢渣、廢泥、廢灰等固體廢物的處置,在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的同時,富集、回收其中的各類金屬,生產出合金金屬,并伴生水渣及熔煉渣等副產品。
時間回溯到2015年11月,彼時東方園林在《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中表示,耗資14.64億元收購申能環保60%股權是為快速進入環保行業,加快戰略轉型進程,交易有利于發揮公司與申能環保之間的協同效應、互補效應,同時能夠提升公司整體業績,因為申能環保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承諾凈利潤為1.8億元、2.07億元、2.38億元。
據了解,東方園林管理層2013年起逐步謀求轉型發展,并確定了以生態環保行業為產業升級轉型的方向。具體而言,首先發展與景觀園林業務具有協同效應的生態園林業務,并逐步衍生、拓展至生態修復領域;在相關領域積累一定的技術及管理經驗后,通過自身擴張與并購重組相結合,圍繞固廢及土壤治理、水生態治理兩大重點領域,全面布局大生態、大環保行業。
轉入低成本并購擴張期
確立了戰略轉型方向之后,東方園林展開了一系列并購,收購申能環保就是其拓展環保業務的重要舉措。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出售了持有的申能環保股權,但東方園林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已于2017年1月收購了南通九州環保,交易金額為2.7億元,該公司危廢處置量目前為5.5萬噸。5月17日,陳女士也向記者證實,除南通九州環保之外,公司已收購多個同類型標的資產,因未達到上市公司信披標準,所以在官網公告中查詢不到。
“并購方面,公司現在放慢腳步了,大的并購不太做了,比如原來20億元用來買兩個項目,現在可能是花3億元買4個項目,然后再投入幾個億。”陳女士說。她分析稱,并購放緩的原因有兩個,首先,IPO發行加速,一些優質的標的資產會選擇自己沖刺IPO,而不是將資產賣給上市公司;而質量一般的標的資產公司也不會買入,所以市場大環境已經不再適合做大規模并購了。
其次,公司認為經過前兩年的并購,公司在環保方面的資源儲備已經較多,可以在此基礎上再做一些低成本的擴張,像南通九州環保這樣的標的,并購的成本并不高。買入之后再進行資金投入、擴產。“這種方式成本更低,雖然見效會慢一些,但是我們時間上沒那么迫切。接下來,重心可能會放在培育、整合已有的資源上。”陳女士說。
東方園林成立于1992年,2009年11月27日登陸深交所,成為A股第一家園林景觀上市公司。此前,公司主營業務為園林工程施工、園林景觀設計以及綠化苗木供應,2015年開始以并購為主要手段實現轉型為環保類企業的目標。
梳理公開資料可以發現,2015年9月以來,東方園林在固廢處理領域分別收購申能固環保60%股權、蘇州市吳中區固體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80%股權、金源銅業100%股權,對價分別達到14.64億元、1.42億元、2000萬元;同時,在
水處理業務領域,東方園林收購了中山環保及上海立源兩公司100%股權,對價分別為9.5億元、3.25億元。
據陳女士介紹,東方園林收購的小公司一般要求具有相應的危廢、固廢處理資質,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擴大再生產的能力,而這些標的資產的發展可能正處于原股東對其投入尚未實現盈利或是盈利比較少的階段。
像南通九州環保沒有達到披露標準,除了南通九州環保之外,還收購了其他幾家小公司,這種低成本的擴張一直在做,收購了小公司之后慢慢培育,收購的原則,小公司要具有相應的危廢、固廢處理資質,又具有一定的擴產能力,具備擴大再生產能力的標的資產,這時候價格也不貴,因為畢竟還是一個投入的過程,就是原股東對標的資產還是一個投入尚未實現盈利或是盈利比較少的情況。
水系治理仍是利潤支撐點
東方園林董事長何巧女將公司發展分為兩個階段,1990~2014年是一次創業期,2015~2019年是二次創業期。
戰略上來看,2015年東方園林正式進軍危廢處置行業。據了解,2017年戰略上,東方園林主要發展環境和環保兩方面業務。環境方面主要是以PPP模式開展水系治理業務為主,水系治理范圍很廣,包括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河道流域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環保方面,以工業危廢和固廢處理為主。
陳女士認為在2019年之前,公司收入和利潤的體現會仍以環境部分為主。
在轉型并購的同時,東方園林的訂單數量也快速增長。據記者粗略統計,2015年,東方園林全年發布11份“重大工程中標公告”,累計中標金額達189.918億元;2016年全年發布20份“重大工程中標公告,PPP訂單的投資總額為380.10億元,同比增長9.91%。東方園林官方數據則顯示,2015年、2016年到2017年4月止,公司PPP總中標額940億元,大約50多個項目。
但財報數據顯示,東方園林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6.79億元、53.80億元、85.64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5.91%、14.98%、59.16%。每年的訂單投資總額和全年營業收入差距較大。
對此,陳女士解釋稱投資總額和營業收入沒有直接關系。她分析道,以東方園林和北控水務在通州聯合中標的投資總額是70億元為例,70億元中包含前期設計費、勘察費,拆遷費等,后期的建設費用,2~3年的建設期滿后,還會有8~10年的運營費用。東方園林可能只承擔前期一點設計工作,占比很小,可能不到10%,建設期會有一個施工收入,運營收入回收需要8~10年,整體時間跨度比較長,因此,每年的投資總金額和營業收入相差肯定比較大。
此外,東方園林資產負債率由2009年上市之初的24.90%上升至2015年的63.83%,2016年降低到60.68%。陳女士認為,公司60%左右的資產負債率肯定沒超過行業平均值,屬于比較正常的水平,“資產負債率太低說明資金沒有很好地利用”,她說,在她看來公司的財務狀況總體來說“比較健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