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晟環保氨法脫硫:脫硫除塵治霾 引領超低排放
近日, 明晟環保專家在采訪中表示,2014年,為加快我國治霾,致力消除民眾“心肺之患”,一時間被指為霧霾元兇的中國燃煤發電行業踏入了“超低排放時代”,被稱為“史上最嚴”中國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新標準開始執行。然而,早在2009年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新標準的制定工作就已經陸續開始,在還未正式執行的一段時間里,多數煤電企業相關領域風聞這一消息,紛紛投入到超低排放的技術研究工作中。電除塵領域,諸如低低溫電除塵技術、濕式電除塵技術、高頻電源、脈沖電源等電除塵技術應運而生。
所以此后2013年、2014年間,大部分人都認為濕式電除塵就等于超低排放。“但是所有的環保人士從沒有停止過對電除塵技術的追求和進步,之后又有高頻電源,脈沖電源這些新型技術被開發并形成了產業化,目前前景很好,”明晟環保專家說。脫硫領域,國際上技術相對單一,廣泛應用的只有空塔噴淋技術,該項技術局限在于脫硫效率達到97%就很難再提高,而要達到超低排放的要求脫硫效率需要達到99%,甚至99%以上,這樣就說明傳統技術已無法再跟上超低排放的要求。但是隨著近幾年脫硫領域更高的發展,又產生了諸如明晟環保的梯級分離凈化氨法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等新型高效的脫硫技術。
在講到未來在火電廠超低排放技術上的規劃和目標時,明晟環保專家說,國家要求2017年我國東部地區有條件的燃煤電廠全部實施超低排放。中部地區2018年全部實現,西部地區到2020年全面實現超低排放,這既是國家的要求也是各地方努力的方向。因為隨著取暖季的到來,霧霾仍是困擾地方的一大問題,盡管政府組織各方力量采取多項措施狠下功夫大力整治,但冬季仍是霧霾頻發季,公眾熱切的盼望藍天白云的常態化,所以地方上對推動污染治理相當積極。同時,電廠大部分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在污染防治中發揮主導作用,減少了眾多政策落地的阻力。最后,明晟環保專家講道:“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核心是要推動終端能源非煤化,所有發達國家解決城市環境問題到最后無一例外的都走上了這條道路,火電廠超低排放只是在新能源稍微成熟之前解決當前環境壓力的緩兵之計,長遠來看新能源才是未來的發展目標和方向。”
在談到火電廠超低排放技術對于大氣污染治理以及對生態文明的建設意義時,明晟環保專家表示,“無論是從環保部剛剛公布的環境監測數據還是一些其他監測數據來看,我國2015年同2014年的監測數據相比,中東部地區PM2.5濃度明顯下降,而這兩年從環境整治力度上來看,做出最大努力的就是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我國從2014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行超低排放標準,15年完成了1.6億千瓦火電機組的存量改造,這1.6億千瓦的裝機改造全部集中在我國中東部地區,效果顯而易見,縱觀其他行業,15年與14年相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很少,甚至有的還不下降,所以電廠治理對環境治理是有效果的。”
明晟環保憑借幾十年的化工經驗,以實體工業求發展,以低碳經濟、變廢為寶為理念,從根本上解決了高耗能和二次污染問題,使超低排放科技化、系統化。
明晟環保愿與社會各界聯合起來,共負社會和歷史的責任,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