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壓縮機行業將發生大動蕩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1~9月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來看,壓縮機行業的生產、銷售、利潤等完成情況良好,行業經濟運行基本保持平穩發展態勢:248家壓縮機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421億元,同比增長2.27%;完成利潤總額81億元,同比增長9.34%;資產負債率為54.96%,同比下降0.25%;成本費用利潤率為6.1%,同比增長0.45%。
但根據協會對重點聯系企業調查統計所反映情況與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析所反映的情況有較大差距(統計樣本量較小)。具體詳見以下數據分析。
1.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均出現下滑
據企業上報統計數字顯示:2014年1~9月壓縮機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55122萬元,同比下降7.65%;工業增加值完成124330萬元,同比下降10.58%。一季度工業增加值還處于增長通道,二季度不增反降,下滑幅度較大,三季度與二季度持平。
2.銷售產值下滑幅度較大,產銷率表現不佳
2014年1~9月32家重點聯系企業完成銷售產值508870萬元,同比下降15.37%,較總產值下降幅度增加7.7個百分點。實現產銷率91.67%,比去年同期回落8.29%,一季度產銷率比去年同期下降4.2%,有所回升。二季度產銷率較同期下降1.7%,三季度下降幅度有所抬頭。
3.訂貨量仍不足,但較上季度有所好轉
2014年1~9月重點企業累計訂貨量同比持續下降,截止到9月末,產品累計訂貨742685萬元,同比下降8.72%,較上季度有所好轉。
32家重點聯系企業中有10家企業累計訂貨額同比增長,且增幅不大,個別企業因獲得大額出口訂單而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在訂貨量增長的企業中工藝機生產企業占絕大多數。
4.出口交貨值大幅提升
32家重點聯系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11643萬元,同比上升58.5%。
5.主營業務收入仍處下行通道,但下行幅度收窄
32家行業重點聯系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5773萬元,同比下降4.31%,較二季度環比增長2.67%。三季度就目前表現來看雖然仍處于下行通道,但下行幅度收窄,逐步趨穩。主營業務成本445671萬元,同比下降5.46%,較二季度環比增長2.68%。這兩年在材料成本基本平穩和人力成本增長的情況下主營業務成本持續下降說明企業在內部管理控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2家上報企業中,17家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上升,有3家企業增長幅度在20%以上,有5家企業下降幅度在20%以上。
6.利潤總額同比上升
32家行業重點聯系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485萬元,同比上升14.55%。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4.86%,較去年同期提高0.06%,基本持平。成本費用利潤率4.96%,較去年同期上升0.47%。
上報企業中有18家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其中同比增長50%以上的企業 有7家,13家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其中下降幅度50%以上的企業 有8家,下降幅度20%~50%的企業有3家。
32家重點聯系企業中2011年同期有2家企業虧損,2012年有5家企業虧損,2013年較上一年同期有所增加,共有6家企業虧損,2014年此現象仍沒有改觀,有7家企業虧損,但是較上一季度有了很大的好轉,二季度還有11家企業虧損,行業虧損面為21.8%。虧損額達到2936.7萬元,較上年3184萬元下降7.8%。
7.企業應收賬款和產成品庫存繼續在上升通道攀升
2014年1~9月32家重點聯系企業應收賬款金額達285943萬元,同比上升15.64%;產成品庫存103037萬元,同比下降4.39%。企業應收賬款和產成品庫存去年上半年增幅不斷收窄,雖然下半年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2014年一季度數據顯示更是出現首次下降,二季度這兩項指標又重新回到上升通道。主營業務收入負增長,而企業應收賬款正增長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制約效益的進一步好轉。
應收賬款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高達50.5%,占流動資產36%,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流動資產周轉率1.01次,與去年同期0.9次相比有所增長。
8.行業經濟效益情況
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64.48%,較去年同期上升12.68%;總資產貢獻率7.06%,較去年同期上升0.95%;資產負債率63.88%,較去年同期下降2.94%;資產保值增值率111.93%。
9.外資會員企業和上市公司發展情況良好
根據對部分外資會員單位及上市公司三季度的統計數據分析,總體呈現平穩增長,其中:上海漢鐘精機股份有限公司營業總收入完成7.68億元,同比增長23.65%,利潤總額完成1.49億元,同比增長33.29%;英格索蘭公司空氣壓縮機和工業產品銷售額和訂單均實現了3%左右增長,三季度完成收入45.28億元,利潤6.66億元,相較去年同期下降4.58%;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壓縮機技術營業收入完成25.2億元,同比增長31%,利潤總額完成5.38億元,同比增長22%,訂單完成25.8億元,同比增長30%。開山壓縮機今年3季度仍保持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5.4億元,同比增長8.39%,利潤總額完成3.47億元,同比增長9.7%。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整體市場相對疲軟,但是中高端市場需求增長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外資企業應收賬款與大部分內資企業一樣也占比較大,基本在20%~25%。
通過以上的數據對比,壓縮機行業企業必須深刻反思,在經歷了十一五期間的高速發展后,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惡性競爭加劇,造成了現在利潤不斷下降,企業對研發新產品動力不足。而且認為自己是傳統行業,傳統制造業,對外部大環境的變化感受不是那么敏感。這幾年互聯網技術發展非常迅速,造就了一批批飛速發展、飛速成功的企業,大部分企業可能認為跟壓縮機行業的關系不是那么密切,可這些社會變化恰恰行業應該給予強力關注,過去通過規模求發展,現在需要改變行業的慣性思維,要向內涵型品質效益型轉變。比如,十二五再有一年就結束了,行業正在進行十三五的規劃,那么,是否應該從新定義一下壓縮機行業?互聯網技術改變了我們大家的生活方式,追根揭底其本質其實就是增強互動,提高了效率和速度!效率是什么?速度是什么?就是企業的效益!怎么增強互動,不僅增強與用戶的互動,還要增強企業內部各層面員工之間的互動,增強與各界相關的企業行業間的互動,充分激發出所有人創新的熱情和活力,一起為了企業的發展、行業的發展發揮自己的價值。所以對于新事物的出現應該想辦法去充分利用他服務自己的企業,自己的行業!
改變就是機會!這幾年一直在強調調結構,促轉型,那么轉型怎么轉?是只靠創新產品就可以了嗎,也許不止這些,希望行業企業一定要利用真正的市場細分來明確用戶需求!進而不斷擴大對市場、對行業的理解,要知道一個企業不管走的有多遠,不管他曾經多么強大,如果忘記用戶的需求就一定會失敗。看看過去的摩托羅拉,看看索尼,看看諾基亞,曾經多么輝煌!那么行業的轉型要做的是什么?要做的就是提供解決方案,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行業的轉型方向才是所有企業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幾年前,陜鼓集團就提出了“我們不是單一產品供應商,而是系統方案的集成商”,實踐證明,這個發展思路是對的,行業要向陜鼓集團學習,學習什么?就是如何轉變思維,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去開發產品,去提供服務,幫助用戶成功才是我們的成功!
2014年即將過去,雖然四季度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是如果行業不改變思維,增長依然很艱難,也許生存都會成問題。從3季度的數據看,行業主營業務成本一直在下降,說明企業在不斷加強內控,但是從以往走進企業的觀察來看,內部管理提升的空間非常大,對于企業的經營者來講,如果外部環境不提供機會,就不要考慮外部環境,專注在內部組織管理上,比如說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外資企業在這些細節方面優化的非常出色,他們研究生產線工人的作業習慣,然后根據這些數據判斷浪費和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據此進行改進。希望行業企業在不斷加強內功的同時,關注國家政策,關注社會環境變化,多與用戶溝通,用戶的問題就是企業的問題,企業的產品一定要能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這樣企業的產品才有活力,企業發展之路才能更加寬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