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技術是指一種可直接將太陽的光能轉換為電能并加以充分利用的前瞻性技術,其廣闊的應用前景讓世人為之神往而不斷地努力進行開發、創新與應用。本期將為大家介紹太陽能發電原理、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控制器、光伏逆變器等內容。
太陽能發電原理
太陽能電池是一對光有回應并能將光能轉換成電力的器件。能產生光伏效應的材料有許多種,如: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鎵,硒銦銅等。它們的發電原理基本相同,現以晶體為例描述光發電過程。P型晶體硅經過摻雜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結。
當光線照射太陽能電池表面時,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傳遞給了硅原子,使電子發生了越遷,成為自由電子在P-N結兩側集聚形成了電位差,當外部接通電路時,在該電壓的作用下,將會有電流流過外部電路產生一定的輸出功率。這個過程的實質是:光子能量轉換成電能的過程。
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制作過程
“硅”是我們這個星球上儲藏最豐量的材料之一。自從19世紀科學家們發現了晶體硅的半導體特性后,它幾乎改變了一切,甚至人類的思維。20世紀末,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硅”的身影和作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是近15年來形成產業化最快的。生產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步驟:a、提純過程 b、拉棒過程 c、切片過程 d、制電池過程 e、封裝過程。
太陽能電池的應用
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就已經將太陽電池應用于空間技術——通信衛星供電,上世紀末,在人類不斷自我反省的過程中,對于光伏發電這種如此清潔和直接的能源形式已愈加親切,不僅在空間應用,在眾多領域中也大顯身手。如:太陽能庭院燈、太陽能發電戶用系統、村寨供電的獨立系統、光伏水泵(飲水或灌溉)、通信電源、石油輸油管道陰極保護、光纜通信泵站電源、海水淡化系統、城鎮中路標、高速公路路標等。歐美等先進國家將光伏發電并入城市用電系統及邊遠地區自然界村落供電系統納入發展方向。太陽電池與建筑系統的結合已經形成產業化趨勢。太陽能光伏玻璃幕墻元件得應用越來越多,隨著上海和北京的幾個項目進入實質性運轉,這種方式將會代替普通玻璃幕墻,它具有反射光強度小、保溫性能好等特點!
太陽能電池組件
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組件)是由一定數量的太陽能電池片通過導線串、并聯連接并加以封裝而成。一個組件中,太陽電池的標準數量是36片(10cm x 10cm),這意味著一個太陽電池組件大約能產生17V的電壓,正好能為一個額定電壓為12V的蓄電池進行有效充電。目前的光伏元件輸出功率大到數百瓦不等。
太陽能電池片封裝成組件后能夠提供足夠的機械強度、抗振和抗沖擊能力;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夠防腐、防風、防雹、防潮;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能夠抗紫外線輻射等。其潛在的品質問題可能發生在邊沿的密封以及組件背面的接線盒。
根據光伏工程安裝的需要,當應用領域需要較高的電壓和電流而單個組件不能滿足要求時,可把多個組件通過串聯、并聯組裝成“太陽電池方陣”也叫“光伏陣列”,以獲得所需要的電壓和電流,其功率可以根據實際需求組合確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