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流通的接線盒在75℃恒溫環境溫度,通過標稱的額定電流1小時,二極管節溫179℃以上,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據。做組件的朋友都知道,組件層壓的溫度應該在150℃左右,179℃這個溫度可想一下有多么危險,因為我們測量的都是二極管箱體表面溫度,二極管芯片的溫度會更高,二極管的管腳都是銅,銅的導熱系數遠遠高于塑料封裝材料的導熱系數,因此接線端子的溫度會非常高,目前很多接線盒廠家為了降低二極管在盒體內部的節溫,把接線端子設計的非常大,為了把二極管工作的熱量傳導到端子上,可以滿足二極管在做TUV測試時的節溫要求,但是熱量因為是塑料殼體,熱量是散發是非常慢的,這樣的話,滿足TUV測試時沒有問題的,因為測試的條件是通額定電流1h,另外就是通額定電流的1.25倍1h,這時不計算二極管的節溫了,很多目前市場上的接線盒此時的節溫已經在200℃以上,接線盒本身可能會受熱變形,但是此時按照標準判定合格的標準只是看看二極管的功能性,不看其他的。但是組件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發生遮蔽效應的時間是不確定的,因此如果長時間工作的話,熱量散發不出來,長時間積累,對接線盒本身的安全潛在的威脅巨大,并且導致背板粘接層松軟的可能性也是完全存在的。
第二方面就是要關心接線盒的整體電阻,因為這個涉及到功率的損耗,測試可以這樣,把接線盒的連接器正負極連接到一起,然后用微歐表測量兩側端子頭部的整體電阻,這個電阻值就是接線盒長期工作包括導線在內的整體電阻,電阻越大的盒子功率損耗越大,非常不利!目前156多晶的240W以上組件大多用的都是雙排二極管設計,由于考慮認證時二極管的節溫要滿足測試,接線端子設計的非常大,因此導致接線盒的整體電阻都比較大,通常情況下目前市場上的產品電阻均大于13毫歐。這么大的電阻功率損耗對于組件來說也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數據。
太陽能接線盒二極管如何選擇
1、根據光伏組件的功率,150w、180w,還是230w,310w?
2、組件的其他規格
3、二極管的參數,10amp、12amp、15amp或者25amp?
4、最重要的一點,短路電流是多大?
對于這個測試,選擇二極管要看以下幾個量
電流(大的好)
最大結溫(大的好)
熱阻(小的好)
壓降(小的好)
反向擊穿電壓(一般40V就遠遠夠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