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2立式攪拌機
1、基本要求
雙曲面葉輪結構主要由導流部分和翼肋攪拌混合部分構成。導流部分起到引導水流運動實現柔性過渡形成立體循環流態的作用,是雙曲面葉輪必要組成部分,攪拌翼肋是水體運動的動力來源,同時配合池底反射作用產生紊流作用,強化攪拌混合效果。攪拌機應專門為污水處理連續混合、反應工藝而設計和制造,能在池內產生均勻的由上至下的流體運動形態。
賣方應根據提供的工藝條件、池形、尺寸及其經驗確定攪拌機額定軸功率、電機功率和轉速。
攪拌機葉輪的型式應滿足工藝要求,電機功率應滿足攪拌機性能要求,葉輪直徑:φ=2000mm。賣方在投標文件中對攪拌機的形式、槳葉直徑、功率等應給予說明。
攪拌機軸和葉片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耐振性,可保證在各種設計工況下平穩工作,沒有異常振動。
攪拌機減速裝置在各種設計工況下,能傳遞操作所需功率,并能承受攪拌軸傳遞的負載。
攪拌機軸的支承可承受攪拌軸和葉輪的重量,并承受所有扭矩、彎矩及軸向負荷。
攪拌機材質應滿足水質要求。
電動機材質及性能應符合GB755、ASTM 及IEC 頒發的相關的技術標準。
電動機應適合380VAC 3PH 50Hz 電源操作,防護等級為IP55,絕緣等級為F級,戶外立式安裝。
賣方提供的設備應能保證在所在地區的氣象條件下每日24小時連續或間斷的方式長期平穩運轉,并能在長期停運后,仍然能夠正常啟動運轉。
★攪拌機本身應具有調速功能(不設變頻器)。
2、設備性能要求
攪拌器性能達到下列各項的性能保證值:
(1)轉動設備1 米處最大噪音值不超過85 dB(A)。
(2)機械性能保證: 在設定的正常操作條件下,每年連續運轉時間不低于8000小時,減速機效率不低于96%。主體設計使用壽命至少15 年;軸承設計使用壽命至少50000 小時;
(3)機械保證
a.軸的靜態擺動量不應超過0.25 mm/m。
b.攪拌器組裝完成作機械運行試驗時,擺動量不超過12.5mm/m。
序號
|
位號
|
名稱
|
單位
|
數量
|
單價
|
總價
|
備注
|
11
|
M471B1-2
|
立式攪拌機
|
臺
|
2
|
|
|
分別安裝在厭氧池(3#池)、缺氧池(4#池)內,厭氧池尺寸6.5×5.3×7.9m(H),缺氧池尺寸6.5×5.5×7.9m(H)
|
12
|
M471C1-4
|
立式攪拌機
|
臺
|
4
|
|
|
安裝在SBR池(8#、9#池)內,共2格,單格SBR池尺寸14.45×4×7.9m(H),每格SBR池安裝2臺攪拌機
|
在市政、化工造紙及其它多種水處理工藝中,水體攪拌混合是其中關鍵工藝過程之一。傳統的攪拌機械分為立軸折槳式和水平(潛水)式兩種常用方式,由于安裝的方式和葉槳形式決定了其攪拌形態,無論在能耗上還是在攪拌效果上均不太理想,不僅給污水廠的運營成本帶來不必要的增加,而且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工藝處理效果。針對以上問題,經過四年的試驗,借助同行的設計經驗,我們終于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具有雙層葉輪的曝氣攪拌裝置.
1 攪拌與曝氣于一體的裝置,也可以單一攪拌
2 設計合理,電耗省
3 可實用于大、中、小行污水處理,投資少
4 處理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5 由PE或玻璃鋼,鋼質材料等制成,加強了設備的防腐蝕性能
6 結構簡單,管理方便.
工作原理及其結構
雙曲面葉輪體上表面為雙曲線母線繞葉輪體軸線旋轉形成的雙曲面結構,。其獨特的葉輪結構設計,最大限度地將流體特性與機械運動相結合。雙曲線的方程為xy=b曲線沿y軸旋轉而構成的曲面體;為了迎合水體流動,設計從葉輪的中心進水,這一方面減少了進水紊流,另一方面保證了液體對葉輪表面的壓力均勻,從而保證整機在運動狀態下的平衡。在漸開雙弧面上均布有八條導流葉片,借助液體自重壓力作補充進水獲得的勢能與葉輪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形成動能,液體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經雙曲面結構過渡沿葉輪圓周方向作切線運動,在池壁的反射作用下,形成自上而下地循環水流,故可獲得在軸向(y)和徑向(x)方向的交叉水流(如圖1、2)。正是由于立式波輪攪拌機葉輪的結構特性和接近池底安裝的特點,其工作位置決定了它對懸浮物的防沉降作用是直接的,在工作中可獲得理想的攪拌效果,能有效地消除攪拌死角。大比表面積可獲得大面積的水體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