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厭氧反應器處理技術從問世以來已成功應用于土豆加工、菊苣加工、啤酒、檸檬酸和造紙等廢水處理中。1985年荷蘭首次應用IC厭氧反應器處理土豆加工廢水,容積負荷(以COD計)高達35~50kg/(m3·d),停留時間4~6 h;而處理同類廢水的UASB反應器容積負荷僅有10~15 kg/(m3·d),停留時間長達十幾到幾十個小時。
在啤酒廢水處理工藝中,IC厭氧反應器技術應用得較多,目前我國已有3家啤酒廠引進了此工藝。從運行結果看,IC厭氧反應器對于處理高濃度和高鹽度的有機廢水,IC厭氧反應器也有成功的經驗。
隨著生產的發展,經濟高效、節能省地的IC厭氧反應器越來越受到水處理工作者的青睞。IC厭氧反應器的一系列技術優點及其工程成功實踐,是現代IC厭氧反應器的一個突破,值得進一步研究開發。而且由于反應器容積小,生產、運輸、安裝和維修都十分方便,產業化前景也很樂觀。
在處理相同廢水時,IC厭氧反應器http://www.cpchb.com的容積負荷是普通UASB的3-4倍,所需的容積僅為UASB的三分之一 - 四分之一,節省了基建投資。加上IC厭氧反應器多采用高徑比為4-8的瘦高型塔式外形,所以占地面積少,尤其適合用地緊張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