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展會圍繞“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主題,集中展示一批重點技術和裝備。記者在展會上發現,節能環保產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開幕式上說,7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研究部署了“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工作,明確指出,我們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包括民間資本積極參與,推動節能環保和再生產品消費。到2015年,使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同時,加快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治理技術裝備研發推廣。加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力度,繼續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支持重點企業實施節能環保項目。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秘書長杜琳說,本屆展覽會上的一些亮點技術引人注目。比如在污水治理與利用領域,就有“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技術”“難處理工業廢水處理技術”“污水資源化處理技術”“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等。
此外,在空氣、土壤、重金屬、環境監測等方面,還有“高濃度生化曝氣器技術”“PM2.5高效去除技術”“電袋復合除塵技術”“移動極板(旋轉電極)靜電除塵技術”“燃煤電廠高效袋式除塵技術”“高效低溫電除塵技術”“循環流化床法燒結機煙氣脫硫技術”“氨法燒結機煙氣脫硫技術”“工業有機廢氣(VOCs)治理技術”“醫療廢物回轉窯焚燒處理及尾氣處理技術和裝備”“復合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重金屬廢水深度處理及資源回收技術”“水中重金屬在線監測技術”“煙氣中重金屬在線監測技術”“空氣中重金屬在線監測技術”等。
杜琳表示,這些技術充滿了“應用的活力”,市場需求大,應用范圍廣,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對我國的環境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十二五”期間,各類環境設施建設投資需求將達4271億元,其中完善和新建管網的投資額就達2443億元,占據超過一半份額。節能環保產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
自1986年以來,每兩年一屆的中國國際環保展是我國環保領域歷史最悠久、最具影響力的大型綜合性國際展會。本次展會還舉辦多種形式的交流,包括中美環保產業論壇、PM2.5污染防治技術交流會、環保產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交流會、環保產業政策報告與環境服務業發展研討會等活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