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
污水再生利用不僅是緩解區域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也能有效減輕污水排放對生態
環境的壓力。近日,住建部發布了《城鎮污水再生利用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技術指南》),為城鎮集中型污
水處理再生利用技術方案選擇提供了指導性意見水處理設備
《技術指南》介紹了城鎮污水再生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常規處理、深度處理和消毒。深度處理是再生水處理技術的主要環節,能夠有效保障再生水水質要求,同時與其它處理技術相結合,可確保不同用途再生水的水質安全工業純水設備
深度處理再生水處理技術的重要技術手段
再生水深度處理技術主要功能為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完全去除的水中有機污染物、SS、色度、嗅味和礦化物等。工業純水設備深度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混凝沉淀、介質過濾(含生物過濾)、膜處理、氧化等單元處理技術及其組合技術。
生物過濾。生物過濾是利用及其表面附著的生物膜去除氮、有機污染物和懸浮物。根據處理目標不同可分為曝氣生物濾池和反硝化濾池。曝氣生物濾池適用于氨氮的去除,反硝化濾池適用于硝態氮的去除。
美國里托頓市與英格爾伍德市共用一家污水處理廠,該水廠在升級改造過程中采用了水環純的TETRA?深床脫氮系統的濾池設計和處理設備。水廠建設了8個深床反硝化重力濾池,每個濾池寬3.6米,長29.3米,且包含深度為2.4米的粒徑為2-3mm的圓砂層。濾池擁有獨立碳源投加點以、可調節的進水分流器以及先進的監控機制和監控儀器,從而保證濾池使用的靈活性及水處理的可靠性。
膜處理技術。再生水膜處理技術包括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微濾/超濾膜過濾技術;反滲透(RO)技術等。《技術指南》指出,MBR膜組件采用中空纖維更換周期一般為3-5年,采用板式更換周期一般為5-8年;微濾/超濾膜組件更換周期約為3-5年;反滲透對預處理要求高,一般要求有超濾或微濾預處理,3-5年需更換膜組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