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央空調計費系統中的時間型計量
成都鐸浜科技有限公司 楊秦
對于寫字樓或商務公寓等空調用戶,我們建議采用時間型計量。如果用戶希望采用能量型計量,我們建議不要采用機械式運動能量表,而選用一些高檔的無機械式運動的(如超聲波等)能量表。但對于這類用戶計量,采用能量型會增加很大的工程成本。
而對于一些綜合性大樓,如商場等大用戶,計量每層或多層的大面積空調費用,建議采用能量型,這樣的總體成本會比時間型低很多。
而在某些場合,如下面商場上面辦公樓的大樓,也可以采用時間型+能量型的方案。
從20年前空調計費行業開始在中國起步到近七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國內關于空調計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能量計量。
能量計量是從供暖計量延伸而來,它主要是直接計量用戶所消耗的能量,主要原理就是能量=流量乘以溫差.因此,能量計量除了空調水系統的水利平衡影響其計量精度外,還與流量計的選型、水質的好壞以及溫度計的配對精度等有關。前面已經講了能量計量的理論缺陷,除了這個理論缺陷以外,還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1〉 流量計的堵塞問題。
這是普通流量計所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它與流量計本身的質量和性能并無根本關聯,主要是受水質的影響。目前一般的空調計費廠家從成本角度考慮,通常是選用機械式轉子流量計,但這種流量計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在實際運行當中并不理想。因為空調水系統通常是一個封閉循環系統,水質質量較差,容易堵塞流量計的轉子運轉,影響計量精度甚至堵死流量計的運行。目前針對這個問題,國內廠家通常采用的解決方法是加過濾網,先不論過濾網能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整個水系統增加了眾多過濾網后,勢必增加了水阻,這就要求增加水泵功率,造成投資成本增加。同時,為了保持流量計的正常運行,還需要經常清洗管道,大大增加了日常的維護量,給物業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更主要的是,一旦出現故障,需要停機維護,而維修時,需要從管道上拆裝,麻煩不說,還可能破壞裝修,影響了整個中央空調系統的正常運行,給物業公司的管理帶來相當的不便,運行成本也大幅增加。而絕大部分能量型計費系統的問題都出于此。而如果采用非機械式流量計,其幾千到幾萬的設備成本也讓許多公司望而卻步,因此能量型計費要想發展,這個問題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2〉 流量計的檢定工作。
作為一套計量產品,其計量精度直接涉及到用戶的切身利益,因此國家計量局早就明文規定流量計必須每4年強行檢定一次。而熱能表的檢定方法主要有整體檢定和分體檢定兩種,無論哪種方法都無法現場檢定,這樣一旦用戶提出流量計的計量精度提出疑問,將會對物業公司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擾,從而造成收費糾紛。而熱能表恰恰是來解決收費糾紛問題的,而不是來制造糾紛的。所以,也有很多類似的項目因為用戶的異議而最后不得不放棄計量收費,造成很大的損失。
3〉 溫度傳感器的精度問題。
對于溫度的測量,由于空調水的實際溫差通常只有2.5-3.5℃,如果溫度測量誤差為0.3℃,就會帶來10%的能量測量誤差(供暖溫差為20℃左右,0.5℃測量溫差所產生的能量誤差僅為2.5%),這就是能量表進行空調計量最難以克服的問題之一,在某些能量計量的實際項目中,相似單位的數據差異可達到4-5倍,導致用戶最終拒絕交費,給物管帶來直接經濟損失。
二、電計量
目前有部分早期建成的項目是用電表來進行計費的,這種計量方法雖然應用不廣,但它是在認識到能量計費不足的情況下,從另外一種思路來探討計量方式的一種有益探索。這種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風機盤管的制冷量根據不同的風量和不同大小的盤管的用電量是不成線性的關系,所以同樣制冷時,按照電費來計量是不科學的;
2〉當用戶只吹風而不制冷時,其用電量是一樣的,但卻沒耗冷,這樣收費還是一樣的,這就更加不合理了。
三、水表計量
目前也有部分早期建成的項目是只用水表來計費的,這些項目之所以只采用水表計費而不配套溫度傳感器,就是意識到溫度傳感的精度問題可能會產生收費公平性的質疑,但這種方法雖照顧了公平性,卻忽略了水表的缺陷和收費的合理性。通過這些年的運行,早已暴露出它的弱點和不足之處。由于單價一定之后,根據用水量來收費,除了前面所述的有關水表的缺點外,還存在用戶的異議,如果只開水泵而不開制冷機的情況怎么辦?
四、時間計量
時間計量雖然起步較晚,但它是在綜合了以上各種計量方法的優缺點后,提出的一個全新的計量概念。首先它從自控的角度出發避免了各種外力因素對計量精度的影響,其次它從技術的可行性和實際的可操作性出發,解決了容易引起收費糾紛的計量合理性和公平性。
時間計量主要是通過采集風機盤管高中低三檔的運行時間,在綜合考慮各種型號風機盤管和風機盤管各檔位之間制冷量的系數關系,用當量時間來表示用戶所耗用的熱交換量。這種計量方法主要是通過RS485通訊,純電路連接,即可以相對精確的計量用戶的使用量,又可以避免各種外力因素所造成的系統不穩定性。應該來說是目前眾多計量方法中比較理想的一種計量方法。
當然,也有不少人對此計量方法提出異議,異議主要是集中在該計量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建立在理論數據的基礎上。因為該計量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功=功率乘以時間,而這個功率主要是指風機盤管的額定功率,而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差異在15%--25%左右,所以該計量方法準確性值得懷疑。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分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從絕對精準的角度來看,的確時間計量存在這個問題。但我們再反過來思考一下,這15%--25%的計量誤差是建立在大家公平一致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當你開25度,另一戶開28度,它們之間可能存在計量的差異,但反過來,從概率學的角度,可能某一天這一戶開28度,另一戶也有開25度的可能,也就是說,將時間放長來看,大家承擔這種差異性的幾率是相等,整個樓的用戶基本都是建立在同等基礎上的。所以,時間計量是一種相對精確。這就是時間計費從開發角度來看一個創新的地方,提出了相對公平的概念,避免陷入為追求絕對精確而使研發生產成本不斷拉高,影響了空調計費的推廣。而這種相對精確可以達到98%。
其次,從應用角度來看。空調計費的首要目的是收費。 而收費最主要的是公平性和合理性。時間計費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上,而收費方法則體現了合理性。用大家通俗易懂的當量時間來收費更容易。而且,投資成本低,不用維護,這也是時間計費能夠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
至于采用哪一種計費方式,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用戶采用簡單的方法來解決空調費用分攤問題!
與其它計費方法相比,在技術上時間型計費系統具有以下幾點優勢:
一、時間型計量系統不與水系統發生關系。由于為全電子系統,所有連接均為電氣連接,故不和空調水系統發生聯系,安裝、調試和維護都十分方便,通常一個普通電工均有能力進行不停機維修和更換,不會影響到空調機組的運行和其他用戶的正常使用。
二、時間計量表面上看是計量用戶使用空調的當量時間,而本質上,其計量的還是用戶所使用的有效制冷量。
時間型計量是計量每個末端的有效制冷時間,把用戶在有效制冷時間內的制冷量用時間方式間接的表示出來。由于有效制冷時間與制冷量是一個線性的關系,所以從本質上講,時間型計量與能量型計量的目標是一致的。而用戶對用量的感覺更直觀,反觀能量計量,運行的快慢和結果數據用戶無法直接感受。
三、使用壽命長
由于轉子式流量計容易堵塞,所以通常需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系統維護,在保證精度的情況下,其使用壽命相對較短;而時間計量是一套電子化產品,外界干擾影響小,通常整個系統與電子產品的壽命是一致的,在保證精度的情況下能輕易達到10年至20年。
四、直接計量到每個末端,不受戶型結構及功能變化的影響。
由于時間型計量產品是直接計量到每個風機盤管的末端,因此不管房間結構及用戶如何改變,都不用改變整個計費系統,只需改變電腦上的用戶設定及可。對于一般租用型的寫字樓、商鋪來說,這種功能就十分實用了。而能量型計費產品一旦安裝完成后,就很難改變,如果房間發生變化,除非重新安裝,否則很難隨之變化。
除了技術上的優勢,在推廣應用上來說,時間型計費系統具有模塊化設計、安裝方便、成本低廉、維護簡易、收費合理等優勢。從時間型計費系統推廣的歷程來看,都證明了時間型計費系統的實用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