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昨天下午,檢查組來到了普陀區平利路的一家火鍋店里,從2個月前開始,作為試點餐飲單位之一,該店的廚房內安裝了一臺油水分離器。“操作起來很簡單,廢棄油脂也將定期交由有資質的收運企業回收。”店方告訴記者。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秘密武器”,以往頗為繁瑣的廢棄油脂處置變得便捷起來。
據市食安辦主任閻祖強介紹,安裝油水分離裝置后便可從源頭上加強對廢棄油脂的監管,這對從嚴監管地溝油、廢棄油意義重大。截至目前,全市初步統計有近500家餐飲企業已經開始了油水分離器的安裝試點,試點成果十分明顯。
閻祖強告訴記者,按照計劃,在500家餐飲企業試點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全市大中型的餐飲企業都必須安裝油水分離器或者裝置。“到今年年底,小型以下的餐飲企業,只要是產生餐廚廢棄油脂的,也必須安裝油水分離器或裝置。”閻祖強說。
相關部門還將通過行政手段強制、雙贏機制鼓勵等多種舉措,確保企業的安裝和執行到位。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就是提高準入門檻。據透露,今后新開辦的餐飲企業,必須安裝好油水分離裝置,才能來申辦行政許可證。而對此前已辦理出行政許可證的餐飲企業,則要求其根據自身規模,按照上半年、下半年的時間節點,完成安裝。
不過,閻祖強也同時表示,除了行政強制手段外,建立一個雙贏的機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餐飲企業提供了廢棄油脂,應該得到一定的獎勵,而這樣的獎勵模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包括餐飲企業以廢棄老油換新油、回收處置企業有償購買廢棄油脂等。”閻祖強說。據悉,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探索一種能夠讓“收運企業、處置企業、餐飲企業”三方相互共贏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