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強調,經營企業的本質是經營人,對于管理者來說,如何建設和管理好團隊,是最基本也是最具挑戰性的工作。
當前,我們必須認識到,有兩個方面的變化將進一步考驗我們帶隊伍的能力。一是企業發展步入“集團化管控”階段,各部門(管理者)既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同時還要具備進行高效、敏捷地跨部門溝通協作的能力;另一個更重要的事實是,80后90后逐漸成為團隊的主體,“傳統”管理思路和方式必須進行反思和革新。這兩個問題已經在當前我們的實際運營中顯現出來,并有可能成為制約我們持續發展的障礙和矛盾。我們隊伍中經常有人感嘆甚至抱怨:現在的年輕人不好管啊!也就是說,如何管理和領導8090后,已經成為擺在所有管理者面前的第一要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幾年前曾參加思八達北京公司的培訓,當時就對他們的內部晨會等機制做法以及團隊活力印象深刻。據了解,目前在林姝宏女士的帶領下,他們已經從當初幾十人團隊發展成為超千人的培訓機構,在業界影響力與日俱增。這個千人隊伍中,絕大多數都是8090后,是什么驅動北京思八達活力四射、激情燃燒、青春飛揚?
深入了解和分析就會發現,思八達各個層級的管理者,都基于團隊的主體去不斷“設計、開發、完善、優化”其晉升機制、薪酬體系和激勵系統,通過將機制的勢能轉化為團隊的動力、將隊伍的活力轉化為市場的創造力、將市場的業績轉化為團隊的凝聚力,形成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我們可以從三個層級去看他們的狀態。作為“船長”,林姝宏女士始終在專注于設計優化她的晉升機制和薪酬體系,加以其雷厲風行的果敢指揮,所爆發出的戰斗力簡直讓我們難以相信,這樣一位外形纖弱的女子何以如此“強大”,讓一眾“身形高大、桀驁不馴”的“大副”們,無不專心致志、激情昂揚、全力以赴;作為“大副二副”層級的代表,肖建軍、張東虎們業績斐然,他們始終如一的專注和激情簡直叫人艷羨,正如他們所倡導的:帶隊伍就是帶感覺、帶信念、帶野性、帶欲望;年輕的“水手們”更是青春洋溢,從她們身上所迸發的活力和韌性足以征服再“蠻橫”的客戶。
再讓我們看看細節。思八達的團隊每天有六個會,以晨會為例,通過創新形式和持續以恒,讓每位員工始終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工作,達到“晨會打氣”的效果。在一次觀摩他們內部的晨會上,看到一位員工“悄悄”為另一位隊友將服裝拉鏈拉好(后者始終未發覺、繼續晨會程式),這個細小行為足以凸顯這個團隊的強大合力。正如思八達所言,帶隊伍就是要達到這種“自動生發”的效果。
通過北京思八達的成功發展可以發現,“8090后不好管”是個偽命題,關鍵在于我們的人才晉升機制、薪酬體系和激勵系統是否與時俱進,我們的管理者能否突破自我。回顧十年前,我們有一大批“毛頭小伙子”從東辛農場走出來,在市場、在各個崗位上摸爬滾打,如今大多已成長為有技能、有經驗、能夠獨當一面的管理者。但是,我們也必須反思,曾經的朝氣和激情是否還在?思路和觀念是否代表時代的潮流?
對于如何領導8090后的話題,我的觀點是:有效且唯一的途徑就是如何讓管理者始終保持“年輕”(心態、思維、觀念)。
如何實現?
一是要始終和年輕的員工(部下)在一起,接觸和了解他們。《亮劍》中李云龍是最善于帶隊伍的典型,其打造的獨立團成為無堅不摧的虎狼之師,身為團長的李云龍始終能夠與部下“形影不離”、“肝膽相照”、“融為一體”、“打成一片”。相反,淮海戰役中,裝備、兵力占優的國民黨軍隊不僅各兵團互不配合,即便是一支部隊內部也存在上下級之間“形同陌路”的狀況,戰敗絕非偶然。這種現象在我們內部同樣存在,分析一下產品質量問題就會發現,夜班出現問題的幾率更大,我想一定是我們的管理者過于“疏遠”了夜班(員工)。
二是要善于學習,創新文化成就年輕夢想。優秀團隊要具備兩種意識,一個是憂患意識,另一個就是創新意識。這兩種意識交匯在一起所迸發出來的就是使命感、活力和創造力!我們對比一下不同國家的企業就會發現,開放、包容和創新的美國文化所造就的美國企業,在創造力方面一枝獨秀,無論是在引領時代潮流的消費品競爭上,還是在80后世界富豪榜上,即便是嚴謹踏實的德國人、精明勤奮的日本人,都無法望其項背。
總之,如何領導8090后,始于知成于行。希望大家就此話題進行反思和行動,將團隊活力和創造力提升至新的水平,為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