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連續劇《洪湖赤衛隊》展現了一幅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領導的地方武裝的發展的縮影。刻畫了一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表現了韓英從一個青年女學生成為洪湖赤為隊領導人的成長經歷。
電視劇中,韓英一個青年學生如何領導王金標和劉闖兩個沒有文化的隊長呢?隨著劇情的發展,韓英的領導力在實踐中得到鍛煉,逐步成熟起來。
劇中有一段,當赤衛隊打了勝仗,繳獲了不少武器,王金標縱容他領導的二分隊搶好武器,和劉闖領導的一分隊為爭奪武器差一點打起來了,并且王金標也說服了劉闖這次他的分隊先分武器,下次劉闖的一分隊先挑。看似這件事私下已經解決了,但韓英不這么做!她堅持紅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原則,“一切繳獲要歸公”。要求共同制定分槍方案。韓英堅持原則沒有錯,但這樣極大的傷害了王金標的自尊心,使他有一種在下屬面前說話不算數的感覺。
這讓我想到了在日常管理中堅持原則與智慧處理的問題,領導者如何堅持原則與藝術處理,是考驗領導能力的關鍵。其實剛性的執行制度是最簡單的辦法。簡單粗暴的執行只能傷害被管理者的自尊心,挫傷積極性,尤其是被管理者自我管理意識、對制度嚴肅性認同低的時候,智慧的領導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分槍問題上,劉闖創新的提出了兩個隊長比武,誰贏了,誰的分隊先分,給足了王金標面子,也極大的滿足了王金標愛面子好的虛榮心。韓英進一步升級改為全員大比武,根據比賽結果優先挑槍,一場分槍的糾紛轉化為全隊練習殺敵本領的積極活動。這就是領導力的體現,領導藝術和領導智慧的體現。
領導力是在實踐中形成的,是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磨練成熟的。韓英把一群只有純樸殺敵報仇的漁民,領導成為具有革命理想和革命目標的革命軍隊,領導力在實踐中鍛煉隨著組織發展而發展成熟,是我們在企業管理中面對多元化的員工隊伍、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下如何提升和發展領導力的的良好案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