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水回用工程投資: 1500~2000元/噸水
(三) 運行成本分析
1、直接運行成本:電費+人工費+藥劑費+行政管理及其它費用之和為污水處理直接運行成本,折合噸水處理費用約0.86元;
2、處理總成本:直接運行成本+折舊費+大修基金+檢修維護費之和為污水處理總成本,折合噸水處理費用約1.25元;
(四)、投資回報預測
1、預測的基礎數據
◆處理規模:中水處理規模為:產水量1000噸/日;
◆ 本項目中,生產用水(自來水)價格按3.0元/噸計算;
◆每年按360天計算;
2、回收水資源利潤預測
(1)年回收利潤總額:1000立方米×3.0元×360天-1000立方米×1.25×360天=63.0萬元/年
(2)投資回收期: 150.0萬元/63.0萬元=2.42年
(3)投資回報率: 63.0萬元/年÷152.37萬元=41.3%
(五)、社會效益分析
采用中水回用系統以后,可以基本上將廢水全部回收利用資源化,從而減輕了對水資源的消耗,同時也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隨著水資源的日趨緊張,水價的不斷增長,污水回用的潛在效益會更大,并且可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污染,為改善生存環境作出了貢獻,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也非常顯著。
(六)綜合分析
由于該項工藝的技術特點所決定,使其在實際應用上,具有耗能低,工時少,材料價格低廉,處理水準高等優勢。而使運行費用大幅降低,加以回收后,所得利潤可觀。
在經濟測算方面,雖采取了悲觀值介入的計算方法,但所計算出的回收期還是很理想的,如果將水價上漲,稅收優惠等因素考慮進去,將大大縮短回收期。
經過該項處理工藝處理后的水,水質優于自來水,達到鍋爐用水標準,無需再進行除鹽軟化,如果按照鍋爐用水的運行成本來考慮(約3.5元/噸水),則噸水回用創利更高。
五、市場分析及前景預測
膜分離技術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水處理技術”,自70年代應用于水處理領域后,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空前的發展,受到世界各國水處理工作者的普遍關注,開展了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應用。
隨著膜分離技術的發展、膜性能的提高和膜分離產品成本的不斷降低,采用膜技術實現廢水的資源化和回用,將成為廢水處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水資源的匱乏、經濟的持續增長、人口的增多,必將導致水價格的不斷提高,因此,大力發展污水回用事業,不僅能節約有限的水資源,緩解日趨突出的用水緊張矛盾,而且能減少污水的排放,減輕對周圍水體的污染,改善人類居住環境,還能節約大量水資源費。對于象印染、造紙等這類用水大戶來說,污水回用是促進經濟、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
目前,我國印染行業廢水每天排放量為300~400萬m3,基本上經過常規處理后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排放,沒有回用到生產上去,而很多印染企業在生產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生產用水(一般采用自來水),而現在自來水的價格上漲,促使生產成本上升,因此采用本項技術實現廢水資源化具有廣泛的意義,在印染行業中水回用方面存在巨大的市場。
同時,本技術還可廣泛應用在造紙行業、電鍍、熱電廠循環用水、石化等工業廢水中水回用方面以及城市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方面。
綜上所述,作為世界范圍內的高新技術,其市場前景是極其廣闊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